ESG投資已成環球投資新趨勢,企業在ESG方面表現優良,引領風潮,固然是能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除了迎合投資取向的轉變外,其實企業做好ESG,對自身的長遠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

妥善管理法規風險 防患於未然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導師黃元山指出,一般企業如在經營過程忽略其對環境及社會的損害,往往會因為監管機構或法規的改變而影響收益,當企業把ESG納入決策因素,則可妥善管理監管轉變帶來的風險。「例如政府長遠一定會加強監管環球關注的碳排放,企業現時開始低碳營運模式,正可以避免未來法規轉變所帶來的損失。」黃元山又引用騰訊為例子,指出由於手遊容易令年青人沉迷,為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當內地政府開始監管手遊,騰訊的投資者便需要承受盈利倒退的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導師黃元山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導師黃元山

除了監管的風險,做好ESG工作亦有助企業找出企業潛在的問題。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黎廣德便以大眾汽車為例,指其被歐美市場發現在生產汽車過程中,汽車測試數據造假,讓企業聲譽蒙受損失,令投資者失去信心。「若企業當初認真做好ESG報告,便能發現管治上的問題,阻止數據造假,防患於未然。」

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吸引聰明資金

黎廣德表示,ESG有清晰及客觀的績效基準,相比企業社會責任(CSR)更具體及可量度,同時亦與企業的業務發展有更緊密的聯繫,若企業在ESG方面表現優秀,將能建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業聲譽及投資吸引力。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黎廣德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黎廣德

長遠提升營運效益 足抵銷ESG投資成本

不少企業管理層誤以為要做好ESG,需投入大量的資本,短期的利益或會受損,但發展ESG其實不一定引致營運成本上升。黃元山以興建合資格的綠色建築為例,指建造成本可能會較高,但長遠節省的電費能降低營運成本,只需約4年時間,節省的成本就可以抵消額外的建築成本。黎廣德亦指,本港的發展商透過在地盤中應用節能設備,並進行碳審計,獲得了更理想的營運效益,長遠減低了營運成本。

客戶喜好轉變 捕捉ESG引發的新商機

客戶對於ESG日趨重視,意味着背後潛藏商機,待企業發掘。傳統化工產品及服務品牌葉氏化工,自多年前開始把環境保護納入業務發展的大原則,積極推出符合環保及對社會與消費者均有幫助的產品,如抗甲醛、淨味等的家用塗料產品,確保家居健康。儘管研發新產品的資金較高昂,但消費者亦願意付出溢價購買這些健康產品,邊際利潤更高。

畢馬威中國商業報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朱文偉指出,不少研究均發現,優秀的ESG表現可以為企業創造許多競爭優勢,包括更低的資本成本和更好的融資渠道、更高的員工敬業度和客戶忠誠度,這些對於企業尋求創造長遠價值和提升業績至關重要。

畢馬威中國商業報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朱文偉
畢馬威中國商業報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朱文偉

落後的企業要追上時代 決策層的思維亟待轉變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綜攬全球多間知名跨國企業總部或分部,在ESG方面的發展,卻出乎意料地落後。根據低碳亞洲近期出版的分析文章《香港交易所的分析對ESG匯報的啟示》,對於ESG報告指引中的全部11項層面的披露要求,恒生指數發行人的全面遵守率只有36%,非恒生指數發行人的全面遵守率為38%。「本港上市公司的ESG發展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黎廣德直言。

文章又指,在11項層面的披露要求中,遵守率最低的包括產品責任、健康與安全及排放物,這些層面對於消費者、員工及環境的影響極為顯著,遵守率低或意味着這些企業未能把可持續發展的議題融入業務的策略中。

(系列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