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姚蔚真

「共享經濟」近年成為不少企業推動CSR政策、甚至創造社會價值的方向。「共享經濟」能集合社會資源,而創新科技則能打造連結多方的平台,結合創新科技與「共享經濟」的思維,能更有效運用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

實踐2:集閒置資源解決社會問題

憑一己之力能達成的事不多,若然能集合社會各方的資源及力量,自然能創造龐大的效益,而創新科技如流動應用程式、互聯網等正可以成為連結各方資源及力量的橋樑,集社會之力創造社會價值。

「共享經濟」成為近年的熱潮,透過充分善用閒置資源以減少浪費,在發揮資源的最大價值同時,亦能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近年不少科創機構結合「共享經濟」的概念與科技平台,為社會創造了更多正面效益。

二手物品捐得其所

把閒置資源配對到有需要人士手上,中間涉及的行政成本或會十分高昂,然而透過科技平台,便能減省中間涉及的成本,讓這些閒置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內地,網購既方便亦省時,阿里巴巴集團便靈活善用這種網購模式,透過旗下的阿里巴巴公益和菜鳥網絡,與壹基金及德邦快遞啟動「一鍵公益」慈善項目,通過菜鳥裹裹流動應用程式,為二手衣服等閒置物品的公益捐贈提供上門攬收、派送至公益組織等服務,全程更設追蹤功能,讓捐贈者了解捐贈物品的去向,能配對社會二手閒置物品予有需要人士之餘,亦提升整個捐贈過程的透明度,增加捐贈者的信心。

壹基金和菜鳥網路、阿里巴巴公益、德邦快遞等宣布啟動「一鍵公益」項目。(圖片來源:壹基金www.onefoundation.cn)

把閒置資源配對到有需要人士手上,中間涉及的行政成本或會十分高昂,然而透過科技平台,便能減省中間涉及的成本,讓這些閒置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內地,網購既方便亦省時,阿里巴巴集團便靈活善用這種網購模式,透過旗下的阿里巴巴公益和菜鳥網絡,與壹基金及德邦快遞啟動「一鍵公益」慈善項目,通過菜鳥裹裹流動應用程式,為二手衣服等閒置物品的公益捐贈提供上門攬收、派送至公益組織等服務,全程更設追蹤功能,讓捐贈者了解捐贈物品的去向,能配對社會二手閒置物品予有需要人士之餘,亦提升整個捐贈過程的透明度,增加捐贈者的信心。

老友所「醫」分擔醫療壓力

閒置物品能透過網上及流動應用程式平台配對到有需要人士手上,閒置人手亦同樣可以。有「醫療版Uber」之稱的社企醫療共享平台「老友所醫」(DoctorNow NEEDS)創辦人馮治本醫生,便以類近Uber的方式集合有空餘時間的醫生,為長者提供視像及上門診症服務,並透過快遞為長者送藥,分擔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並為長者提供更理想舒適的醫療體驗。

長者透過「老友所醫」流動應用程式找到鄰近醫生,作視像或上門診症服務
長者透過「老友所醫」流動應用程式找到鄰近醫生,作視像或上門診症服務。

「在現時的醫療系統下,長者一旦生病了便會被當成『人球』般被踢來踢去。以前我是醫管局的內科醫生,眼見不少老人院舍在長者生病時,會第一時間送他們到醫院,因為這樣最方便,醫院完成相關治療後便會轉介長者到療養院,最後送回老人院。」馮治本希望透過「老友所醫」這個流動應用程式平台,集合同樣有熱誠服務社會的醫生,利用空餘時間到鄰近老人院舍及長者家中提供上門診症服務,並透過WhatsApp video call及「老友所醫」平台的視像通訊功能,提供視像診症服務,減低部分不需要接觸便能診斷的疾病診症成本,讓醫生能為更多病人提供診症服務。

到訪安老院舍或長者家中的上門診症服務能免卻長者轉折的醫療過程,同時亦能分擔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馮治本坦言:「科技只是一個工具,如視像通訊、流動應用程式、快遞服務等都已存在多年,如何從中創造社會價值,便要視乎我們是否懂得善用這些工具。」靈活善用科技平台,能以更低成本及更有效的方式分配社會閒置資源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上,物盡其用之餘,亦能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他又鼓勵企業與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標的社企合作推動CSR。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