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幫助不少企業節省成本,提升營運效率,增加盈利能力。同樣,科技亦能應用於CSR範疇,幫助企業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創造社會價值。

實踐3:降低社會服務/產品成本

一般人很少提及的科技作用,是用科技降低社會服務或產品的成本,令更多人士特別是低收入人士受惠。例如原本價錢高昂的義肢產品,近年透過新興的3D打印技術,製作出價廉的替代品,令低收入人士也能用可負擔的成本,獲得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義肢。

針對低經濟能力對象

2016年開始運用3D打印製作義肢的項目經理李再敏說:「現階段的3D打印義肢,性能及耐用度當然與專業品牌生產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就是要另拓低成本市場。因為成本問題,全球很多有需要人士都沒有機會用到義肢,我們以這一群為對象,對專業義肢公司不會構成競爭。」

手部義肢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天生手部有缺憾及因病需要截肢的人士。現時李再敏已為十多名兒童及成年人提供義肢,每個用戶均需根據其手部的缺憾位置度身訂造,每個義肢成本為600至1,000港元,是同類專業義肢產品的十份之一。每個義肢可用3至4年,若有損壞,只須打印該部件更換便可。李再敏表示,現時義肢的價錢已是成本價,甚至連義肢設計圖也是開源(open source)方式,公開給其他人參考。

3D打印義肢成本為600至1,000港元,是同類專業義肢產品的十份之一。

提升便利性增使用率

除降低成本外,3D打印義肢亦針對傳統機械手義肢太重,佩戴一段時間便覺得疲累的問題。3D打印義肢可用多種物料製作,如以塑膠製造便較輕,可佩戴更長時間。「曾有長者因為覺得太重,不願使用醫院提供的金屬製義肢。後來轉用3D打印的塑膠義肢後,由於變輕很多,於是更多到街市買餸及煮飯。」李再敏製作的義肢亦供給小朋友使用,因為兒童處於發育階段,若手部殘障的地方不去活動,肌肉便會持續萎縮,繼續長大就會出現不對稱的現象。但專業義肢成本高昂,加上兒童發育快,用一段短時間就要更換,一些低收入家庭根本難以負擔。

現時3D打印義肢主要透過與學校合作,開辦工作坊教學來推廣項目。因應近年教育局大力推行「STEM」教育,到不同學校提供短期訓練課程及活動,除了收取教學費用作營運資金外,學生亦可藉此了解殘障人士的處境,並學習相關設計及組裝技術;之後產品更會送予有需要的人士使用。

3D打印義肢現主要透過與學校合作,開辦工作坊教學來推廣項目。

擬捐贈第三世界人士

李再敏希望項目能與不同地方的NGO合作,以低成本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義肢。例如在第三世界國家如西非,許多人因戰爭及疾病而成為殘障人士,他們並不需要專業的醫療用義肢,只想有經濟可負擔,甚至由慈善團體免費捐出的日常生活用義肢。他透露,正與慈善團體商討合作,將3D打印義肢以慈善項目方式,大量贈與西非有需要人士。

(系列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