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宇銀、姚蔚真

相對於位處偏僻地區的畫廊與藝術館,位於鬧市的商場展覽更容易與大眾親近,商業為藝術和大眾架起一道道溝通的橋樑,拉近大眾和藝術之間的距離。

恒錦對這「結盟」模式表示欣喜,從她的觀察中,大眾愈來愈有熱情去欣賞藝術,特別是在不同的展覽場合中見到很多80後、90後的年輕觀眾。對於過往與商界的合作,她回想起亦表示滿意,「例如我去年獲邀參與由置地公司及香港天趣國際女性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憑着愛——當代女性藝術展』,參展限制不大,可以傳遞自己的意念、增加作品的曝光率,又可以令我的創作多了可能性。」

在香港,藝術行業長期面臨產業化的問題,很多藝術家難以跟商業市場對接。事實上,藝術作品多帶批判性,如果只可在藝術體系中運行,那麼某些藝術即是「無效」;如果藝術能在商業中生長,觸及更廣大和多元的人群,令作品內涵得以傳遞、與人群連結,那麼,這種模式就是有機的、是鮮活的。同時,藝術也可借助成熟的商業體系,既不損害藝術本質,又能有效地實現藝術的商業價值。

「差不多」商場的變身

很多企業支持藝術、積極推動藝術, 視之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行動,為單向的付出,效果包括突破藝術「被仰望」的形象、為藝術家提供經濟來源、提升大眾品味等,卻忽略了,當藝術與人類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密,藝術會變得愈來愈被需要,甚至能推動消費,促進商業發展。

以上海K11為例,此購物藝術館舉辦多個國內外藝術展覽。如在2014年舉辦了「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觀展人數高達20萬,既引起大眾欣賞藝術的興趣,亦帶動人流,刺激消費。

PT °OªÌ:Hannah¡C K11 Musea II ¦y¨F©C°Ó³õ II ·s¥@¬É¡C ´¿Ä£½÷Äá

「千禧世代嚮往的,正是藝術、人文、自然,這些同時亦是K11品牌所擁抱的價值。在我們看來,追求有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擁有高購買力的消費群,正在市場上日益增長。」香港K11相信,結合藝術與商業,一方面能把獨特的藝術帶入社群,讓創意、文化和創新的力量豐富消費者的生活;另一方面亦能滿足香港一群具消費力,同時對藝術、文化、設計範疇有興趣及有要求的消費群,為他們提供「獨特」、「限量」、「設計師品牌」及「體驗式消費」的消費體驗,促進兩者之間的可持
續發展。

本港商場愈開愈多,無論是整體布局,還是引入的店舖,來來去去都「差不多」,如能跳出傳統框框,透過自家的藝術團隊,為場內產品、商戶以至裝飾、展品增加獨特性,就不容易被複製。當商場不再予人乏味之感,就能消除消費者對商場的消費疲勞,令更多人停留觀展,引發更大的參與感,而增加的人流亦可刺激商戶生意,從而帶動商場的銷售額,令商業品牌獲利。

長遠而言,可提升品牌競爭力,達到利潤上的可持續發展。「太古藉藝術連結社區,能為鰂魚涌、太古城、金鐘等地方增值,對企業的業務發展有正面影響,開拓更多商機。」馬慧心如是說。因此,今天的商場與藝術結盟,不應只停留在「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中。

空間再生長

投資藝術所費不菲,只講藝術品的裝嵌已須花大筆費用,還有運輸、保養等部分要處理。然而,若一個空間,無論是商場,還是酒店、商廈,只為一個目的存在,便不能成就「空間的再生長」。商界應摒棄只求利潤、物業管理的思維,只為完成「空間建設」,而忽視投資背後的長遠價值。物理空間固然不能改變,但企業實應以前膽的思維,以更多創意和想像,擴大空間價值。

建構生態圈

當我們發現藝術與商業間的共生關係,我們的目光就不應停留於單次性、項目式的結合,而是整個文化生態圈的建構。在生態圈裏,藝術家好比商界的靈感泉源,商界的支持又好比藝術家成長的土壤,當兩者結合,便能迎合消費者需求,同時提升大眾藝術品味,最終能擴大商機,達到兩者的可持續發展。

以K11為例,它為新晉藝術家建立面向世界的平台,將項目展現在購物藝術館內,把他們的作品帶到觀眾眼前;同時透過非牟利基金會K11 Art Foundation培育藝術發展,推動藝術教育,提升大眾的藝術涵養。從商業的角度看,或許這種投資並不能夠帶來即時的利潤,然而當藝術家得以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便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當大眾的藝術品味提升,又能拓展新的藝術商機。我們樂見更多企業的目光,放在更長遠的發展。

(系列3之5,待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