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藝術的結合,其實一直都存在。以前,購買藝術品是顯示身份地位、知識水平的象徵,與現在為了炒賣、投資而買畫的現象,可謂截然不同。今日的拍賣行與商業畫廊,可算是藝術品與商業接軌的平台,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只在乎價錢,甚少理會作品的內容、深度,當營造出一個市場、製造出一位大師後,再吹噓熱捧。在這樣的氛圍下,藝術品淪為了如同炒股投機的商品。

事實上,藝術家做藝術創作,從來都不應該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反而是受到發自內心、對藝術創作的渴求驅使,把思想、感覺化為作品,屬於一種與生俱來對創作的追求。換句話說,藝術的創作是發自內心的,動機是純粹的,而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作品,只是一種副作用。

藝術品的買賣、商業化,本質上並不是問題,藝術家都要餬口,但重要的是若然藝術的商業化,讓藝術家這份創作的純粹改變,轉為迎合市場口味而創作,成為市場的商販,這樣的藝術便失去了靈魂,藝術品亦再沒有投資收藏的價值。所以,藝術商業化其實很危險,當中的分寸要拿捏得當。

歸根究底,如何保持藝術的本質、如何達到互惠互利,市場、大眾都需要學習,提升藝術涵養與鑑賞能力,分辨甚麼是有價值的藝術品,才是出路。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
何慶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