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嘉禧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英國65歲或以上人口,佔整體人口18%,其中約7成是女性。由於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故更可能晚年需要獨自生活。在現今世代,昔日「養兒防老」的傳統概念已不合時宜,長者有時更要自力更生。在1998年,英國有6名女銀髮族因為參加了一次有關荷蘭高級住房的研討會,就決定效仿荷蘭的經驗,創立了Older Women’s Co-housing(下稱「OWCH」),打算在倫敦創建自己的女銀髮族居住社區。

共居(Co-Living)是一種團體生活形式,由居住在其中的人們建立和管理社區。 他們可享受自己的個人空間,還有共同的空間可以聚會和活動。共居是現今流行的概念,但當時英國政府也不熟悉這種新的居住模式,OWCH當時要面對倫敦32個政府權威和露宿者之家的壓力。年齡歧視和政府權威式的文化,使OWCH發展困難重重,OWCH更一度被官方質疑「為何社區僅限女性居住?」。

共居概念推行困難重重

到了2006年,慈善機構都鐸信託(Tutor Trust)注資OWCH,再過3年後,漢諾威住房組織(Hanover Housing Association)與OWCH一拍即合。漢諾威隨即在2010年在倫敦北買下一個廢棄的學校,改建成長者共居社區。但當地市政廳仍反對發展長者社區,加上地方各種阻力,於是OWCH努力遊說官員和議員共居社區實際上可以減少對衛生和社會護理服務的需求,亦向當地居民介紹了該計劃,還在當地咖啡館舉行「拜訪活動」,終於計劃在2013年初得到許可。2016年,這個英國唯一一個女銀髮族共居社區,終於正式成立。


OWCH 計劃經過15年的努力爭取,終於在2013年開始動工。 ( 圖片:OWCH Facebook)

落成已4年的「新天地」(New Ground Co-housing)位於倫敦High Barnet 區 ,交通十分便利,社區裡有25間自給自足式公寓,包括11間單人房、11間雙人房與3間三人房,有共享的公共空間和花園。其中17間屬於250 年長期租約,其餘8間出租,規定只有50歲以上女性才能入住。從構想、選址、買地、建造到正式運作,花了20年,總共花費460萬英鎊(約4,650萬港幣)。

非收費養老院 是全新生活方式

「新天地」現有26位居民,年齡從50多歲到80多歲,她們大多已經退休,只有少數仍在工作,職業包括醫護、老師、演員等。有人仍單身,有人已經離婚或喪偶,其中有女同志,亦有殘障人士。

共居社區的中心是一間小木屋,每周會免費提供一頓飯。其他共享設施散布在社區中,例如自助洗衣店、寬敞的流通空間以及供客人逗留用的豪華客房。26位居民有私人空間能獨處,也有共同的客廳、廚房;居民有時一起煮飯、一起畫畫、一起種花,還能邀請附近社區的居民一起辦派對。除了人,還有兩隻狗與好幾隻貓。

位於倫敦High Barnet 區的「新天地」(New Ground Co-housing),有25間只供女性居住的自給自足式公寓。

要想住進這裡,須先成為OWCH會員,每年繳交60英鎊會費。社區歡迎任何年齡或性別的訪客,但不能陪伴入住。

港長者共居概念 前路漫漫

「長者共居」的想法源於1960年代的丹麥,之後在荷蘭發展成熟。荷蘭全國約1,700萬人口,就有230個共居社區;荷蘭政府也支持這樣的共居模式,因為研究發現實行共居社區之後,長者更快樂也更健康。「長者共居」是英國在照顧長者住屋需要的新嘗試。

「長者共居」不止長者參與,任何地方若要落實這種長者住屋需要新嘗試,都需要社會不同界別人士共議。

回到香港,房委會及房協均提供專為長者而設的特別住屋單位。房委會為長者提供租住公屋主要分為長者住屋及小型獨立單位,前者最初是為單身長者而設,但90年代末期開始「長者住屋」的空置率一直高企。因此房委會在2000年停止興建「長者住屋」,並在2001年放寬入住的年齡限制。但其後這類院舍式住所的需求逐漸縮減,房委會遂於2006年起逐步轉型,把一型設計「長者住屋」改建作其他用途。所以自2009年起房委會已停止編配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單位。現時,房屋委員會已沒有提供只供長者入住的特別住屋單位。長者需要入住設有提供院舍式及當值舍監服務住屋的話,他們只可入住二型及三型設計的「長者住屋」單位。

房協以優惠租金提供約900個年長者居住單位予合資格的長者,而房協的「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於1999年推出,位於將軍澳的樂頤居及佐敦谷的彩頤居分別在2003年及2004年落成,主要對象為中產長者。兩個項目合共提供576個「終身租住」的單位。居所及設施均以長者友善的概念設計,有護理安老院、興趣間、復康間、遊戲間 、閱讀間、禮堂、平台花園等。房協亦將於紅磡利工街發展第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預計於2022年落成,面對日漸增加的長者住屋需求,可見香港對長者的照顧甚為有限。

香港的共居概念發展仍屬初步,主要以青年共居空間為主,缺乏長者的共居空間,香港未來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政府及社會各界應考慮參考各國「長者共居」的經驗,好好思考日後長者的住屋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