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周宇銀

麥肯錫公司的一項研究指出,於2025年前,提高性別平等將為亞太地區帶來價值4.5萬億美元的生產總值增長,增長率足足比在沒有任何改善、如常發展的情況下高出12%,可見促進性別平等對社會和經濟發展均有正面影響。

或許有人認為,社會有不同角色分工乃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某些領域只由男人當家,女人只能望門興嘆,就只能反映男性的觀點和訴求,這同時意味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思考維度和更多元的解決方案,世界發展的創造性和可能性都會受限,亦會窒礙企業的發展。因此促進性別平等不只是為了「俾機會」女性,何臻言強調,「多元聲音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企業納入女性聲音能有助提升自身競爭力,塑造和建立好EDI(Equity平等、Diversity多元、Inclusion包容)文化和政策,企業的發展才會更好。」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在職場上有女性的存在,才能真正為企業加分。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總裁蔣東強則表示,其身處的能源行業,跟其他工程相關的行業一樣,傳統上普遍以男性主導。但他深明,多元化的員工隊伍可以提高業務效率和表現,而能源行業近年亦面對氣候變化及數碼科技發展帶來的衝擊,中電有需要轉型成為「新世代的公用事業」。「建立多元化團隊可助公司持續發展,在規劃和執行實務上都可以更靈活和創新,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營運環境中,可以更快調整策略。」中電的女性工程人員比例偏低,故近年公司致力招聘女性工程人員,希望盡量拉近男女工程人員的比例,即使在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例如由於中電的主要業務為供電及輸配電,要求高度的工程及技術知識,但目前本港的中學以至大學,修讀STEM課程的女學生數目少,直接影響投身工程界的女性數目。

男女互補 相得益彰

愈趨平等的企業文化固然值得欣賞, 但要鼓勵更多女性進入相關領域,大眾亦要摒棄一些狹隘的思維,如不少人就認為工程師只進出地盤、做粗重工作和計數、機械式作業刻板沉悶。其實,工程行業不但種類繁多,而且職能廣泛,也可以坐在辦公室工作。

蔣東強以其身處的行業闡述:「工程工作一般被認為多屬戶外工作,體力較強的男性比較適合。事實上,工程界一直積極引入不同科技去輔助工作人員,例如利用吊重工具吊運重物,減輕同事的體力需求,接受訓練後,女性一樣能夠勝任有餘。」他續指,女性一般較心思細密,在檢查機械時,較容易發現故障原因,其他「軟技巧」如溝通能力、同理心、團隊精神,也是電力行業中所需要的。「我們曾有同事反映,指部門中的女同事可以充當更好的溝通橋樑,減少不必要的衝突矛盾。」

中華電力高級工程師 – 投產及停運規劃丘宇晴就認為,男工程人員或技術人員通常比較直接爽快,表達亦很精簡。女工程人員或技術人員相比之下比較細心和着重溝通,而且女性較留意同事間相處的氣氛和情緒,有需要時可擔當「和事佬」,讓工作團隊有更好的溝通。她舉例指,「有一次參與一個工程項目,兩位男同事對如何處理一項工作意見分歧,我嘗試作溝通橋樑,疏理兩邊同事的情緒,讓他們理解大家都只是希望將工作好好完成,最後雙方讓步,順利化解誤會、完成工作。」

科技時代重創新

近年科技發展造就顛覆性創新,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 許珮雯強調, I T工作已不只停留在技術支援層面,而是更進一步,成為業務創新的核心,為企業解決問題、為業務增值,「講求的是分析、解難,以及創新的能力,而CloudTech(雲端科技)興起,少了很多體能上的要求,不須擔擔抬抬、在電腦商場『砌機』,令男女的起跑點更相近,女性的能力亦不會較男性遜色。」

許珮雯舉例,今時今日大眾的購物習慣有所改變,如何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和可持續的服務?「要準確捕捉到消費者心理,須有同理心,由用家角度思考,華人社會多由女性購物,她們較明白用家心思,可將自身經驗結合技術,在工作上好好發揮。加上女性有敏銳觸覺,在溝通上亦具有優勢,男女互相合作之下,便可全面捕捉到消費者心理。」

A leader should be a “he”?

英國華威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Tina Kiefer展開過一個實驗,她要求英文非第一語言的參加者:「畫一個有力的領導者。」(Draw an effective leader)結果顯示,參加者所畫的幾乎都是男性。Kiefer指出,即使在那些為數不多的中性畫作中,大多數人在展示時都使用代表男性的語言,「he」。

那麼,凡是談起與工程及科技有關的話題時,你是否也一律聯繫起男性?任職編程主管的Ken認為自己是一位沒有偏見、非常公平的上司,亦很願意和女性合作,當女同事很快解答或解決問題時,他總感到十分欣賞和驚訝。但要他想像一下,如果「她」是「他」呢? Ken坦言:「不會有甚麼特別感覺。」

數據形成的AI性別偏見

Amazon曾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招聘,目標原是為了簡化及自動化招聘程序,不過卻被路透社發現其人工智能HR有性別偏見,當聘用軟件工程師、開發人員或其他技術含量較高的職位時, 會傾向選用男性。此乃由於Amazon的大數據庫顯示,過去10年,獲聘的軟件工程師及開發人員多為男性,故當履歷表出現「女性」一詞,人工智能HR便會扣減該求職者的分數。AI從資料中學習,進而在篩選求職者履歷時產生偏見,這揭示了男女比例在科企中不平衡的現象,同時將人類的偏見無意識地帶進了機器。

比起偏見,上述的「無意識偏見」更值得大家關注,此外,若科技行業由男性壟斷,AI程式均由男性撰寫,恐怕看似客觀公平的AI亦會走向偏見。

(系列2之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