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前,卡夫亨氏(Kraft Heinz)向聯合利華(Unilever)提出收購,出價高達1,430億美金(約11,154億港元)。兩天後聯合利華表明拒絕,卡夫亨氏撤銷提購,這宗震撼併購案閃電落幕。

這場商戰被解讀為兩大營商理念的對壘,即以巴菲特和3G Capital(卡夫亨氏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分別是巴菲特旗下的巴郡和巴西首富Jorge Paulo Lemann旗下的私募基金3G Capital)為首的「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陣營,以及聯合利華為代表的「可持續營商」(Sustainable Business)哲學。

「零基預算」主張大幅削減開支、彌補收購帶來的債務,3G Capital是箇中高手,有傳2004年收購一家比利時啤酒品牌後,不再為員工提供免費啤酒,更不容許彩色打印,限制每年只有200張黑白打印限額。看來當3G Capital管理的公司的股東很好,但當那些公司的員工就絕對不好。

兩者公司文化以及股東態度的差別,是聯合利華表明抗拒收購的重要因素。聯合利華重視ESG標準並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揭示了全球商界已進入以ESG決勝的時代。注重ESG的企業是否更具投資價值?我們或可從聰明投資人的取向,看出一點端倪。

聰明錢去哪兒? 現在是ESG投資時代的開端

「若說ESG投資已成為主流,現時有點言之過早,但肯定不再是小眾玩意。」瑞銀(UBS)財富管理投資平台及方案部可持續性及影響力投資顧問亞太區主管Mario Knoepfel在約18個月前,開始感到ESG投資這股風潮吹起來了,「之前都是我們向客戶推介ESG投資,但在那時起反過來,客戶開始主動找我們了解和詢問相關的投資機會。」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平台及方案部可持續性及影響力投資顧問亞太區主管Mario Knoepfel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平台及方案部可持續性及影響力投資顧問亞太區主管Mario Knoepfe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