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麗麗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為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我們希望利用藥劑師的專業知識解決社會面對的問題,例如病人對藥物認知不足、院舍處理及分派藥物過程出現錯誤等。」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蔣秀珠。

服藥,看似一件簡單的事,但如果輕視醫囑,對如何服食、儲藏藥物馬虎了事,後果可大可小。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下稱藥學基金)主席蔣秀珠觀察到不少長者、院舍的藥物管理問題,針對性引入了藥盒整理服務和藥物管理系統,幫助解決因為誤服藥物引致病患送院的情況,希望從下游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蔣秀珠憶述,在2006年前後,新聞常見安老院舍派錯藥令院友送院的個案。「假設一間院舍有200位長者,一位長者要服5至8種藥物,每次職員取藥後,院舍就猶如一個小型醫院的藥房,然而大部分院舍沒有完善的藥物管理系統,很容易派錯藥。」她表示,藥學基金自2007年成立後,便推出到訪藥劑師服務,依照《安老院舍藥物管理指南》協助院舍改善管理藥物程序。

系統化流程「安心出藥」

人手處理藥物,難免有疏漏,於是在2015年,蔣秀珠從醫院管理局退休後,決定將醫院電子化的藥物管理經驗引進院舍,並着手設計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流程。「配安心藥管理系統組合包括:配安心藥管理系統(SMMS)和自動化藥物包裝服務(ATDPS)。」她介紹,院舍透過SMMS輸入院友資料及處方,SMMS一方面連接自動化配藥及包裝機器,將院友每天每次服用的藥物以多劑量(multi-dose packaging)的方式獨立包裝,另一方面幫助院舍製作藥物記錄表,連接電子派藥記錄,用平板電腦提示及記錄院舍職員派藥,並每月滙出表格作記錄。

蔣秀珠以「石器時代」形容院舍傳統的處理藥物流程,規模較大的院舍每次派藥前或需員工花上5、6小時執藥。「改用配安心藥物管理系統組合,只需要一個員工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讓院舍可以釋放護理人手,減少因為人手不足而須束縛長者的情況,令長者和家人都開心;更重要的是令派藥流程安全無誤。」

配安心藥管理系統組合經過了2年的時間研發才推出,更獲得2018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智慧市民(智慧樂齡)」銀獎。「經過這4、5年的努力,香港和澳門約有30間院舍使用;有些院舍委託我們處理,亦有院舍購置了自動化藥物包裝機器配合我們的系統使用。」

致力提升大眾藥物認知

除了在院舍的長者,藥學基金一直在社區默默耕耘,致力提高大眾對藥物的認知。例如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下,出版了《耆妙用藥手冊》、《藥劑師的耆妙用藥個案分享》等書籍,增加長者對藥物的認知,並將不同的藥物管理、儲藏等資訊在網站發布。

去年疫情爆發初期,藥學基金迅速回應患者無法到醫院覆診而面臨的斷藥危機,先後推出了「社區臨時藥物補充計劃」及「抗疫期間免費送藥到戶服務」。「抗疫期間免費送藥到戶服務」更引入了冷鏈技術運送需要冷藏的藥物,利用物聯網監測運送過程,確保藥物能送到指定病人手中。同時,藥學基金亦與不同慈善機構或組織合作,舉辦社區外展藥物管理服務、藥物講座、藥盒整理服務等,提升大眾的藥物認知。

後記

Q:推動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不斷創新,回應社會問題的原因是甚麼?
A:我們看到藥物認知不足、藥物管理不當為社會帶來不同的問題,所以我們不斷創新,建立不同的成功例子,引起大眾的關注。社會創新、創造共享價值 (CSV)需要大眾的參與,愈多人知道、愈多人去做,才能形成一個風氣。當大家看到我們的項目有成效,才會有更多機構、持份者參與或推行類似的項目,從而改善這些社會問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