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曼詩

今期討論到電動輪椅成為代步工具,幫助有需要人士出行。誠如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總離不開需要使用各種交通運輸工具,與周遭環境建立連繫。早前在埃及閉幕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上,議程亦有審視全球交通運輸的使用情況與氣候行動進度的關連指標。其中全球私家車的使用量依然高企,導致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依舊呈上升趨勢。大會提及希望各國的整體運輸模式可以轉為鼓勵國民多加使用單車、零碳電動車及大眾運輸工具,以邁向可持續運輸模式。

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堅守1.5°C防線

由世界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貝佐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limate Action Tracker)等單位組成的系統變化實驗室(Systems Change Lab)於COP27上發布了2022年的氣候行動情勢報告(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分別從電力、建築、工業、交通、土地利用、農業、科技、金融等範疇檢視目前全球氣候行動的進度。在報告的當頭棒喝下,世界各國再次朝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高1.5°C內的目標邁進,致力於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半,直至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

COP27發布了2022年的氣候行動情勢報告(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分別從電力、建築、工業、交通、土地利用、農業、科技、金融等範疇檢視目前全球氣候行動的進度。

據氣候行動情勢報告指出,若要達成「1.5°C」的目標,大幅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迫在眉睫,依照目前的進度,全球在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會較2019年減少僅7%。其中在工業、交通運輸的減碳勢不可擋,同時必須加速碳移除技術的規模化、可持續運輸模式及零碳電力系統的轉型,並全面推行可再生能源、重新造林等,以達至碳中和,方為長遠應對氣候危機的良策。

過去基於經濟發展,每年全球的私家車數目及運行數量以幾何級數上升,未來顯然仍呈增長趨勢,導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持續上升。如果要改變現況,大眾的運輸模式必須轉型,例如增加步行、單車、電動車和公共運輸工具的使用,並朝可持續運輸模式的方向邁進。數據亦分析如果要達成堅守「1.5°C」的防綫,公共運輸方面的轉型需加速6倍、單車道建設需加速10倍,同時需要鐵路、輕軌接駁運輸等基礎建設的配合。考慮到運輸工具型態的轉移門檻較高,近年電動車的應用着實能緩解燃眉之急,尤其輕型汽車中電動車的銷量及採用正顯著增長,期許有助緩減溫室氣體的排放。放眼未來,能源的採用須急速轉型至可再生能源或零碳電力系統,後者的來源佔比亦必須10年內加速6倍。

全球削減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同時必須加速碳移除技術的規模化、可持續運輸模式及零碳電力系統的轉型,並全面推行可再生能源、重新造林等,以達至碳中和。

成立「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

要達成上述系統性規模的轉變,可見需要龐大資金。據預測,全球氣候相關的投資需要在2030年達至每年5.2兆美元,才能有望維持「1.5°C」的目標。這天文數字對於已發展國家也說來沉重,更何況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欠發達國家,同樣需要背負如此重擔及氣候衝擊?故此,不少飽受氣候危機打擊的國家主張應由排放大國承擔較大責任及付出較多的成本,並需提供技術和資金,以降低脆弱國家因極端氣候所造成的莫大損失。在今屆的COP27中,全球近200國終歷史性通過成立「氣候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援助一些遭受氣候危機影響的弱勢國家。

「損失與損害」補償機制的概念始見於2007 年, 目前僅「華沙機制」、「聖地牙哥網絡(Santiago Networ)」,以及「格拉斯哥對話(Glasgow Dialogue)」與此氣候危機損失機制有所關連。COP27透過成立「過渡委員會」並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將積極研究資金額度、來源、管理方式、接收資金條件等具體規範,並將之列入明年COP28的討論議程。溫室氣體高排放量的發達國家未來將向該基金捐款,然後經委員會統一撥款給受災及脆弱國家,以協助他們重建家園,並為氣候變遷早作準備,例如安置受影響的災民、建立防災設備、種植乾旱農作物等等。

回看一些具體例子,2022年巴基斯坦的溫室氣體僅佔全球排放量約0.9%,然而全球暖化誘發的極端天氣帶來世紀洪水,不但淹沒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涉災人數高達3,000萬,損失保守估計高達300億;2022年非洲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不到4%,卻經歷4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估計2,20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和饑荒。為「氣候正義基金」爭取了30年的巴基斯坦氣候變化部長雷曼(Sherry Rehman)表示:「設立基金不是做慈善,而是對我們共同未來的長期投資,以及對氣候正義付予首期款項。」如果人類再不正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嚴峻的氣候災難將會波及世界各地,任何人都將身陷水深火熱之中,正如COP27會場內巴基斯坦館的警世標語:「巴基斯坦發生的事情,不會只停留在巴基斯坦。」

為「氣候正義基金」爭取逾30年的巴基斯坦氣候變化部長雷曼(Sherry Rehman)認為基金的設立不是做慈善,而是全球對共同未來的長期投資。(圖片來源:COP27網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