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反常的天氣、冰川加速溶化與頻繁的自然災害,都一一反映全球各國攜手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性。透過市場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碳交易」提倡,早於十多年前已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時至十多年後的今天,不少國際碳交易市場發展成熟,反觀香港,碳交易發展遲遲未有起步,在這10年間錯失了發展碳交易市場的機遇。

事實上,全球已有不少發展成熟的碳交易市場,根據低碳亞洲有限公司的調查資料顯示,現時較為成熟的碳交易體系包括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加州碳市場、新西蘭碳排放交易體系(NZ ETS),以及美國東北州分的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借鑑成熟市場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主席莊陳有表示,這些成熟的碳交易市場有數個共通點,首先是受清晰的政府政策所支持。「這些措施包括鼓勵企業在投資和合規方面做出可以在短期或長期執行的減排決策。」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洪藹誠博士亦認為,政府的力量對於推動碳交易發展尤為重要,政府需要落實相關措施方能有效推動碳交易的發展。

莊陳有續表示,穩定市場的機制同樣重要,市場需在碳排放權的稀缺性與碳配額儲備間取得平衡。「此外,市場亦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披露以及成熟的履約機制,清晰界定行政管理責任更是必不可缺的一環。」

憑藉經驗 定期檢討市場

這些國際碳交易市場的成功非一朝一夕,即使是歐盟的EU ETS,亦經歷了多年的調整,方能一步步取得成功。早在2005年,EU ETS開始實行第一階段的碳交易期,以「從實踐中學習」為原則,先從發電廠及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碳排放做起,制定碳價格及促進歐盟各國碳排放配額的自由交易,並建立各種基建設備以監督、報告及查核體系所覆蓋的企業。直至第二階段(2008至2012年),才根據第一階段所得的碳排放數據,逐步把碳排放配額上限降低,並減少免費碳排放配額。洪藹誠直言,外國的市場之所以較為成熟,是因為已運作了一段時間,有了經驗,方可了解市場需求。「要維持碳交易市場的有效運作,政府需定期審視碳排放權的定價及額度,因為碳定價及額度會影響交易及成效。」

事實上,除了企業的減碳表現外,經濟環境亦是影響碳價格的重要因素。2008年的經濟危機,讓歐洲企業的減排量比預期為多,造成排放配額和信用額過剩的情況,壓低碳價格。

中國7試點先行試推

現時,中國已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面對國內外的減排壓力,內地在2013年開始發展碳排放市場,以5省2市作為7個試點。莊陳有指出,中國在2017年12月底由電力行業作為起點,開展全國碳市場建設,未來亦將循序漸進把其他行業納入

碳市場,包括化工、鋼鐵、建材和航空業等。「預計中國將納入超過30億噸的碳排放,超過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內地積極推進碳交易市場發展,卻遇上了不少困難。莊陳有引述《低碳經濟藍皮書︰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7》指出,在中國推行試點的過程中,觀察到中國的碳交易市場尚有一些問題還未解決。「由於市場尚未形成良好的價格機制,內地的碳

市場交易並不活躍,每年履約期前一個月的碳交易量時常出現爆發式增長,市場有效性不足,參與碳交易的企業更多是被動應付地方政府的要求,而非主動尋求的投資機會。」

報告續指出,內地碳交易市場的透明度較低,一些關鍵的資訊,如碳配額總量、參與交易的企業名單、懲罰機制等都沒有在試點地區網站完全公開。此外,碳市場的減排效果在7個試點之間亦存在差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