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曼詩

「做社創項目需要真正明白及考慮到服務對象的需要,而不是一味靠幻想去實行一些天馬行空的計劃。」—染樂工房主理人Eric

根據環境保護署數據顯示,香港平均每日丟棄約3,000公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廢物的三分之一。屈指一算,一年便累積100多萬公噸的廚餘,數量龐大等同7萬輛雙層巴士般重。染樂工房主理人Eric及Winnie有見及此,自2012年創立「染樂工房」,積極發掘廚餘染料的可能性,隨後更成立社企,透過不同的社創項目實踐廚餘再生、推廣本地藍染、復育香港客家藍草,宣揚環境保護理念。十年過去,當天「摸着石頭過河」的二人依然懷抱初心,循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繼續在社區渲染「惜食再造」的色彩。

廚餘升級再造

回顧過去創立社企的初心及路向,Eric感受良多:「我們一開始針對解決香港廚餘問題而開展不同的廚餘再生項目,例如廚餘做染料、廚餘製手工皂,以及廚餘取纖維造紙,後來致力發展天然廚餘染色。開初回收廚餘時有碰壁,但憑着耐心解說、媒體報導,加上社會大眾對ESG日漸認識,大家開始理解我們在做着減廢、環保的事情,因而逐漸支持我們。」

誠然,香港社會從不缺資金,最缺乏的是人們的參與度。Eric:「我認為做『再生議題』是需要一個切入點與角度來引起大眾關注,故此我們選擇了比較適合人們參與的『廚餘染色』作為起始點。人們透過染色工藝把自己不再穿戴的舊衣物、布製品升級再造,不但可以延長物件的壽命,更能明顯地看見廚餘的轉化,把一些以為無價值、骯髒的『垃圾』轉變成有價值或色彩漂亮的東西,過程令參與者感受倍深,進而思考環保的日常。」

天然染料種植

2018年,染樂工房在協助重現荔枝窩本地客家村落文化復育計劃中接觸到「山稔染」,得悉過去香港曾有客家藍染種植的記錄,亦尋得香港原生藍染植物「馬藍」,因而開始在本地農田進行「藍草復耕計劃」,批量生產「香港藍」染料。去年他們發展至擁有自己的農田,藉由回收廚餘種植藍染植物及製作染料,再把染料運用至工作坊、紮染展覽、公眾教育等範疇,既傳承本地藍染故事,亦延續染樂工房資源再生的營運宗旨。Eric:「工房與嘉道理農場、香港大學合作,提供農田予機構及學生進行農田研究、數據採樣及調查,藉以研究本地藍種植與香港的傳統製藍法,推動本地種藍的六級產業鏈。」

可持續發展動向

環顧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三大範疇, Eric認為他們在環境保護的默默耕耘已趨日漸成熟,當中涵蓋廚餘減廢、天然染料種植及本地農業保育等。社會責任方面,工房亦持續與不同餐飲業及機構合作,擔當物資轉移的中間人角色,另透過染色工藝深化公眾教育,引導公眾投入可持續生活模式。至於公司治理,染樂工房選擇在人力資源運用優先考量本地關連產業及人才,比如聘請本地農夫主理農田種植,聘用本地婦女專責布藝品的車縫、加工。

Eric:「要改變社會大眾環保減廢,不能單靠一個人去做,而是要很多不同單位、持份者一起關注、參與,才能獲取成功。同時間,做社創項目亦需要真正明白及考慮到服務對象的需要,而不是一味靠幻想去實行一些天馬行空的計劃。惟有花時間去接觸議題,了解社區的需要,方能提供到適切的項目或服務去解決箇中問題,推動社會前進發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