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麗麗

「我們覺得商業在賺錢之餘,更要回饋社會。香港有很多到期產品會被棄置到堆填區,造成資源浪費,但其實在外國有專門出售到期或過期食品的超市。地區組織、非牟利機構未必有資源去做這件事,而Green Price正好可以嘗試以這個模式營運,並向大眾宣傳環保、惜食的理念。」——Green Price共同創辦人韓駿謙

提起到期產品,大家可能會想到產品的品質變差,需要丟棄。但到期日一過,便代表要一刀切,為這些產品判上「死刑」嗎?社企Green Price專門以折扣價出售一些即將到期或超過「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的貨品,扭轉這些產品被送到堆填區的命運。

家庭客戶 拯救更多到期產品

在工商大廈林立的港島、觀塘及葵芳,以及將軍澳的住宅區,共有6間Green Price門市。Green Price共同創辦人韓駿謙表示,白領、外國人及環保人士對出售到期Best before產品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部分客人在外國看過類似的商店,他們願意去嘗試選購我們的產品,覺得產品價錢優惠,也符合環保理念。」Green Price最近在將軍澳開設的新分店,引入更多種類的產品,以吸引家庭客戶,提升銷量,拯救更多到期產品。韓駿謙補充:「白領客人平日到店消費可能是選購幾件零食,但家庭客戶則可以選購更多生活用品。」

韓駿謙表示,團隊初期曾嘗試在較多基層居住的地區開設分店,希望基層市民能夠以優惠價錢選購高級產品。「我們有不少貨品也是外國進口產品,但原來基層市民平日選擇的產品比我們折價出售的產品更便宜。」雖然在基層地區開店的計劃失敗了,但Green Price亦曾與地區組織、非牟利團體合作,捐贈貨品予基層家庭。

糅合科技 提高營運效率

Green Price除了提倡大眾珍惜食品、日用品資源外,亦引入了不同的系統簡化營運上的流程,減少資源浪費。 韓駿謙舉例:「我們的產品售價會因應距離到期日及存貨量而調節,需要經常更改價錢。最初我們人手更換價錢牌,需要花費人力和紙張。後來我們引入了電子價錢牌,連接後台管理系統後,能即時在所有分店顯示最新的價格。」同時,他們也為供應商引入了報價系統,又在電郵、電話、Facebook等平台引入電子回覆系統,優化顧客及供應商的體驗。

幾經波折 終獲到期產品供應

Green Price所出售的到期Best before產品是直接從食品廠、批發商或零售商取貨。「這些產品可能是因為船期延誤等原因而未能如期送到零售商手上,或因產品有少量瑕疵而未能上架出售,最後就由我們出售。」韓駿謙指為了確保產品質量,他們在上架前會進行盲測,確保食物仍安全食用才出售,同時他們也會確保所售產品不會超過「Best before」的3個月。

韓駿謙憶述,剛創業時,因為出售到期食品在香港仍未普及,團隊曾至工廈上門尋求合作無果,在大學教授的牽線下,才有供應商願意將即將到期的產品交予Green Price出售。「近年多了人關注惜食等環保議題,而Green Price的原意亦是拯救有機會被棄置的產品,有環保和正面的形象,從而吸引到供應商願意和我們合作。另外也因為有實體的門市店舖,增加了供應商對我們的信心。」韓駿謙指團隊現時除了和本地供應商合作外,亦計劃採購海外的食品,除了可增加貨品種類外,更可以救救地球。

後記

Q:你認為Green Price如何幫助推動惜食、減少資源浪費?
A:社會上一直有宣傳「咪做大嘥鬼」、惜食、減少資源浪費等概念,但市民欠缺機會去實踐。Green Price的門市則提供了一個實踐惜食、減少浪費的平台。在疫情前,我們的門市更會安排試食活動,讓大眾親身品嚐即將到期食品的品質,增加他們選購產品的信心,從而鼓勵大眾一起實踐環保理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