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姚蔚真

一個人能自行配搭衣着,卻必須找髮型師剪頭髮。雖然髮型師主宰了個人形象的「生殺大權」,但在香港,他們仍會被不少人標籤為讀書不成的「洗頭仔」。義剪組織「易剪義」創辦人袁宜聰(Alex),便集合了行內多位髮型師,義務為有需要人士剪頭髮,幫助他們建立個性之餘,也希望為髮型師賦予正面形象。

成立「易剪義」的初衷,是為了移除標籤。Alex坦言,公眾對髮型師的印象比較負面:「很多人認為髮型師是一班讀書不成、品流複雜的人,但其實髮型師這一職業,是幫助他人塑造形象、建立自信的專業。」他表示,希望藉義務理髮回饋社會,打破這些既有標籤,為一眾髮型師平反。

「易剪義」的服務對象,也是被社會標籤的人士,例如長者、殘疾人士、更新人士、南亞裔人士,以及新移民等。Alex稱在義剪的過程中,他也學會不要標籤別人:「因為大家都是被標籤的社群,所以我希望透過親身的接觸和交流,真正了解他們,而非戴上有色眼鏡去看。」

金毛紋身 被誤當收數佬

Alex指出,現時「易剪義」的義剪委託,多從不同渠道而來:「經行內人士介紹,或在Facebook『接Job』,我們會為不同機構和團體提供一次性或恆常的義剪服務。」他表示,當收到義剪委託時,會視乎義工人手決定答應與否:「我們的核心原則是不能讓義工感到壓力,因為他們是以工餘時間從事義剪。」除了提供義剪服務外,「易剪義」亦會教導一些南亞裔學生有關髮型設計及化妝的知識,以便他們日後求職。

經營「易剪義」的最大挑戰,離不開「標籤」二字。Alex坦言:「因為行內人士的形象多是『金毛有紋身』,當初與一些機構如老人院接觸時,曾被誤會為『收數佬』。」他續指,在行內找到願意參與義剪的髮型師亦不容易,因為對於每天都要剪頭髮的髮型師而言,工餘時間仍要剪頭髮,是相當痛苦的事。

「易剪義」創辦人Alex希望以髮型師的專業回饋社會。

讓施善精神傳遍社區

談到最深刻的義剪經歷,Alex憶起他已去世的外婆:「外婆生前樂善好施,不但慷慨捐錢幫人,更會與鄰居分享自己煮的飯餸。我希望傳承她這份精神,後來還借用外婆的名義,在她生前居住的屋村籌辦了一次義剪活動。」他直言愛要及時。

創辦「易剪義」的過程並不容易,但Alex也找到一班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服務社區:「創立『易剪義』的一大得着,就是發現行內也有很多熱心的人;在義剪的過程中,自己的人生閱歷亦豐富起來,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對Alex而言,並非只有幫人剪頭髮,還有心靈上的得着,他更表示,未來希望讓更多行內人士了解企業社會責任,並願意付出時間了解和服務社區內的有需要人士。

「易剪義」在馬頭圍邨舉辦的義剪活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