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伙伴合作計劃獎 :從北孤單網鄉情 – 屈臣氏集團×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將散布在北區的每一點,編織成一個承載着社區人情、歷史文化的網絡,正正是「從北孤單網鄉情」計劃(下稱計劃)的核心。這個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有別於以往的單次企業探訪活動,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下稱女青)與屈臣氏集團將服務回歸到村民的生活所需,並將企業義工、村民、學生義工等多個持份者緊密聯繫,令鄉村從不孤單。

北區土地遼闊,有眾多鄉村零散分布在上水、粉嶺、沙頭角一帶。計劃服務當中的27條村,包括上水的蕉徑村、金錢村;粉嶺區的布仔格村等。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總主任(耆年服務)陳鑑銘直言,北區僅有一間北區醫院,服務等候時間相對較長,而鄉村位置偏遠,村頭與村尾、村口與公共交通工具之間也有一段距離,年長的村民前往醫院覆診需時,如果行動不便,過程便更麻煩。

專業義工 入村社區篩查

要更有效地幫助村民,服務就需要落地、深入。服務了香港超過180年的屈臣氏集團和女青多年來合作無間,培養了默契。前者的企業義工積極支持各類義務活動,並透過後者深入北區的聯繫網絡,展開「一村一校一企業」的持續服務模式,發揮「社、醫、校、商」跨界別的力量。

屈臣氏集團總經理—企業傳訊及屈臣氏品牌營銷李民漢表示,其集團發揮獨有的企業資源,幫助長者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屈臣氏派出藥劑師、營養師、中醫師等探訪長者,為長者提供健康檢查、藥物管理建議、醫療諮詢服務。豐澤的員工在工作坊中教長者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讓長者在疫情期間也能與外界保持聯繫。屈臣氏營養師更帶一班長者在百佳超市內實戰,認識食物營養標籤和挑選健康食物。」

屈臣氏營養師於百佳超市向長者傳授食物營養知識。

專業義工的探訪和活動成為村民的基層醫療保護網。陳鑑銘舉例,義工曾發現到有些村民有眼疾問題,但礙於北區醫院沒有眼科門診,因此在屈臣氏集團和熱心的管理層支持下,為北區村民購置眼底相機進行社區篩查。

鄉村衛星 聯繫鄰舍網絡 互惠共贏

疫情影響了探訪活動的進度,不過義工和女青同事變得更珍惜入村服務的時間,很記掛曾探訪的長者。「周末幾個小時的探訪活動,讓同事有很深的體會,更在日常工作中自發思考如何為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前綫同事的從心出發,為更多長者提供友善服務,更有助提升服務質素。李民漢也補充,Y世代和Z世代的員工很看重公司對社會的貢獻,在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時,能夠凝聚年輕的員工之餘,同時建立了良好的商譽。

北區長者除了是受助者之外,更在傳統文化保育、香港水稻文化傳承上擔當傳授角色。陳鑑銘指,計劃曾經組織村民和義工在村公所製作茶粿、花牌等,保育本土文化,促進城鄉聯繫和共融。計劃加入了「鄉村衛星」的概念,由人脈網絡較廣、熟悉村內長者的村民擔任義工,此舉對舉辦活動、聯繫長者和義工甚有幫助,大大加強村內鄰舍網絡的聯繫。陳鑑銘續指,疫情期間「鄉村衞星」幫助女青了解村民最逼切的需要,例如抗原檢測包不足,村民亦不懂應用。中心申請基金購置檢測包,組織義工入村實體教導村民使用技巧,並印製簡易流程圖供村民參考。

此外,屈臣氏集團與女青已建立長達16年的合作經驗,彼此互信。疫情期間社區欠缺口罩及抗原檢測劑,屈臣氏集團於短時間內捐贈相應物資予有需要的鄉郊長者,提供食物券予有經濟困難的村民,共同迅速應對社區需要,這是長期合作下衍生的默契。

施與受同樣有福

商界和社福界跨界合作,發揮出1+1大於2的能量去解決社會問題。企業義工、計劃的受惠者同樣有所得着,一起看看他們的分享。

「生於斯長於斯,服務自己村落的長者是一種幸福,並期望透過衛星及村民的共同努力,重現昔日村落濃厚的人情味。」
上水蕉徑村「鄉村衛星2.0」 李玉英

「與鄉郊長者們一起製作茶粿、迷你花牌、參觀古村,讓我深深感受到傳統文化和關愛精神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每一個人為自己的社區付出一點點,社會便會充滿更多愛及人情味。」
屈臣氏集團義工隊義工 曾憲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