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e somebody who's gonna stand up for yourself, someone who's gonna protect her.

在深水埗天橋底,每周總會見到中醫師李家麟的身影。自2011年策劃了榕光社全免費的贈醫施藥中醫服務後,李家麟便開始風雨不改為長者、露宿者義診。現時他每周開診3日,其他時間專注義診工作,「希望能服務因經濟困難,負擔不了中醫治療的人。」

計劃一開始時是在榕光社的中心為長者提供義診服務,後來到深水埗為露宿者診症,自有善長送贈流動醫療車後,服務範圍延至更多地區,也有愈來愈多醫師加入義診行列,現時榕光社更聘請了兼職醫師……星星之火,使愈來愈多暗黑的角落被照亮。

自由中見尊重

說起義診, 談到弱勢社群或邊緣人士,我們慣常以愁雲慘霧、城市哀歌來形容,但李家麟卻說,過程是開心的、是順利的。好像跟榕光社的合作, 李家麟回想當初提出義診構思時,雙方已經一拍即合,籌款亦非常順利,「很純粹,一商討完就去做,很有效率,而且大家互相信任。」他更欣賞榕光社對醫師用藥的尊重,完全沒有限制,直言這種義診模式很難得。而跟病人的關係,他也是用「純粹」來形容,「大家對彼此沒有期待,我們義診純粹醫病,希望病人早日康復,病人都很信任醫師,其他醫師來義診都覺得很舒服。」

他又指, 無論是中心義診或橋底看症,都是充滿笑聲的,「大家不停聊天,不停哈哈大笑。來中心接受義診的全是老人家,他們就好像我的爸爸媽媽一樣,他們也當我是兒子。」

自有善長送贈流動醫療車後,義診的服務範圍延至更多地區。

「這些邊緣人,無法在主流世界取得資源,如果我們不了解人和人性,無法跟他們溝通,就無法做醫生了。」為有需要的人服務,李家麟並不認為自己特別偉大,問及堅持義診之由,他只輕描淡寫:「見到現象,覺得不舒服,就用行動去回應。」

他又謂,作為香港的專業人士,其實自己得到很多利益,「古時醫生地位低下,華佗也曾以行醫為恥。我是時來運到,恰巧這時代對醫學需求高,在我讀書時代又推出了中醫註冊制度。得到那麼多利益,不分出來是過不到自己的。」他常常用一個比喻︰「人不可能看着一場火災發生,卻在旁邊打邊爐吧!」雖然現時做的已「過」到自己,但隱約還是有把聲音告訴他︰可以再做好點。他直言,醫生聚焦醫病,見招拆招,管理能力的確比較差,現時已在計劃裏加入了善長管理的人,嘗試完善榕光社的義診服務。

李家麟希望盡力「撈底」,「撈起」社會最底層的那些被忽略又有需要的人

讓病人自主生命

「這麼多年來最深刻的是用自己的行動去見證了自己的行動仍是微不足道的。」聽着無奈,但這並不影響李家麟繼續贈醫的心志,他仍希望盡力「撈底」,「撈起」社會最底層的那些被忽略又有需要的人,心底仍是懷抱着一個終極但無法達到的目標︰沒有病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