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周宇銀、姚蔚真

以創新環保物料製造的即棄餐具,似乎是現時餐飲業推行「走塑」的出路,創新科技固然可成為帶企業走出兩難的契機,但解難的關鍵,卻是背後創新的思維。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指出,歐盟10月底時通過禁製10款即棄塑膠產品的議案,同時撥出一筆資金支持社會創造取代即棄用品的嶄新模式。

以創新科技建構新思維

當我們想起「走塑」時,不少人會想到取代即棄塑膠飲管的直接替代品,如甘蔗飲管、米殼飲管等,但其實有效「走塑」的方法,從不局限於這些方式。「歐盟提倡的,是我們要以全新的思維及角度看待這些問題,以走飲管為例,我們是否可設計一個不需使用飲管的可重用杯蓋,以隔除冰塊,解決走飲管後的不便?又例如膠樽方面,商舖又能否考慮設置像『思樂冰』這樣的飲品機,方便顧客使用可重用的杯盛載飲品。」

陳可淳續表示,合作形式亦同樣有助減塑,例如德國的一間cafe′組織了一個聯盟,當中包括不同的小店,但大家都使用同一款可重用的杯,顧客上班時可在途經的聯盟店舖購買飲品,並以可重用器皿盛載,之後回家時可在途經的另一間聯盟店舖歸還器皿,藉合作形式取代即棄塑膠。

「即棄」本身已經是問題

事實上,採用環保物料製造的即棄用品,並非是解決塑膠問題路途的終點,因為這些環保物料,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環保」。陳可淳指出,坊間提倡的甘蔗及米殼飲管,雖以較環保的物料製造,但亦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及工業設施,才可進行降解,把這些環保飲管直接運送到堆填區,它們亦不能自動降解,若沒有相應的環境條件及工業設施配合,這些飲管其實與一般塑膠飲管無異。

「此外,這些以環保物料製造的即棄用品,生產過程亦涉及成本,對環境有所影響,若我們抱着一種採用環保物料便可盡情使用即棄用品的心態,非但不能有效解決塑膠問題,反而為環境帶來另一種問題。」陳可淳解釋指,若企業大量生產甘蔗及米殼飲管,將引起其他環境及農業問題,損害生物多樣性,因此,社會最應該做的,是改變「方便文化」。

方便文化走到 「剛剛好」文化

普羅大眾都習慣了即食簡便的文化,任何事情都追求「快、靚、正」,於是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都添加了不必要的包裝,持續膨漲的消費文化更讓消費者購置很多不必要的產品,造成浪費。

位處西營盤的雜貨小店Live Zero,便反其道而行,實行包裝「全走」,客人需自攜器皿盛載想購買的產品,為照顧未能自攜器皿的顧客,店內亦會為客人提供免費的器皿。在香港土生土長的Tamsin直言,開設Live Zero的初衷,是希望改變人們的思維,讓他們在購物前重新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減少購置過量的物品。

「當顧客事前預備購物所需器皿時,他們便需要計劃所需購買的物品及分量。而在傳統超級市場,由於所有產品都已包裝好,顧客對於購物較為被動,往往因為固定的包裝而無法購置合適的分量。」Tamsin直言,走包裝的做法,可讓顧客自行選擇所需分量,減少浪費。

Live Zero店舖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小小的舖面包含200多種貨物,日常所需的五穀,到調味料、食油、食具及清潔液等,都應有盡有,但每一種產品都只有一至兩款供應,選擇不如超級市場多,卻真正的實踐了一種簡單、有機的生活態度,塑造一種「剛剛好」的文化。

香港土生土長的Tamsin,希望透過開設Live Zero,改變人們的消費態度。
店內亦會提供免費的器皿,以讓顧客購買產品。

說到底,一切都只是習慣

說到底,「走塑」取決於社會有否決心改變,當大家都培養了環保的習慣,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亦將變得順暢。陳可淳指,企業全面「走塑」非天方夜譚,如台灣政府已立法2030年淘汰所有即棄塑膠餐具;而在美國西雅圖,亦已落實淘汰飲管及塑膠餐具。

「有時候,環保與商業利益並非完全對立,如不採用即棄餐具的折扣和不主動提供飲管,其實不需要額外成本,反可節省飲管。」陳可淳強調,未來落實垃圾徵費時,企業將面對「方便」所帶來的垃圾,故現時的「走塑」,其實是為未來作打算。

與此同時,顧客的習慣原來會跟隨服務而改變。「外賣應用程式Deliveroo,較早前在為顧客預設為不需要餐具,其後Deliveroo公布9成的顧客沒有再改為需要餐具,反映有9成的顧客接受沒有餐具。」陳可淳認為資源較充足的連鎖餐飲品牌,可負牽頭責任,多行一步,待社會逐漸習慣「走塑」模式,便可推展更全面的環保政策。 其實,環保是全人類的責任,在營商者各施其法努力「走塑」的同時,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亦應察看每日用了多少塑膠,反思如何在生活各方面貫徹「走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