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you've got to get your father and mother to interact at some sort of social- Good evening, I'm Doctor Emmet Brown.

回到本港市場,香港的碳交易發展尚處於極為初步的階段,現時亦沒有具體的措施推動碳交易體系成形。莊陳有指出,在2014年香港環境保護署委託低碳亞洲開發及建立「香港上市公司碳足跡資料庫」,鼓勵上市公司自願披露碳排放總數,其後,聯交所為上市公司制定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亦建議企業計算碳排放量,但政府一直沒有推行任何有關碳交易的鼓勵或強制措施。

其實早在2009年,香港交易所已就香港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及核證減排期貨的產品概念進行諮詢,但當時碳交易概念尚新,回應人士指未必是適當時機發展,於是建議一擱就擱下了9年。

碳交易最近再度受到談論,很大程度是中國去年全國啟動碳交易市場所帶動。根據《日本經濟新聞》於6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各城市中,香港的碳排放為第4位,而排名前3名的首爾、廣州及紐約,所屬國家均已有本身的碳交易體系。香港企業現時雖可參與碳交易,但須經環保署轉交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處理,手續相當繁複之餘,亦只能「賣」而不能「買」。

若香港希望參與內地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須先在香港設立碳交易機制,畢竟有了平台,日後才可與內地商討如何對接。另一方面,香港可發揮自身在金融服務和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功能,為內地碳交易市場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

假如香港擁有自己的碳交易平台,不但方便本地企業參與交易,也可實現「可買可賣」的交易機制,有助擴大企業對碳交易的參與程度。以建築物節能為例,在香港,碳排放有7成源自發電,而全港的9成電力主要為建築物所耗用,如果能讓建築物耗電更具效率,企業自然有更大誘因減少碳排放。

以經濟誘因推動減排

為鼓勵企業減少碳足印,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擬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碳交易網上交易平台。該局副總裁(科技發展)張梓昌博士表示,未來隨着香港實施環保收費如排污費、垃圾收費等,加上有認可的碳平台推出,工商界及市民會開始認識減碳的重要程度和價值。「碳交易平台可提供經濟誘因推動企業減排,從平台買賣而來的實際收益可用作改善企業的環保表現,達至可持續發展。而參與碳交易亦可迎合未來投資者的期望及減低相關法規或政策上的風險。再者,企業也可藉此實行更多減碳投資計劃及提高營運效益的方案。」 生產力局目前正在向相關機構諮詢平台的設計和作業守則,預計平台會在2019年第1或第2季左右推出。張梓昌預計,跨國企業例如航空業和建築樓宇是較具潛質的碳交易平台用家,對碳抵銷信用額(Carbon offset credits)有相當需求。

(系列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