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周宇銀、姚蔚真

有研究指,多數的時尚服飾能見到陽光的機會只有7次。不僅如此,若要追溯一件衣服的生死,就會發現其碳足跡極為驚人,由原料生產、紡織品製造、運輸、零售到棄置,均造成極大污染,致使服裝產業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污染產業,只僅次於石油業。

根據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於2017年發表的報告指出,來自紡織品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高達12億噸,超過了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排放溫室氣體的總和;未回收廢料每年導致的損失約為5,000億美元;服裝產業每年向全球海洋排放了50萬噸「微纖維」(Microfiber),相當於500億個塑膠瓶;生產1條牛仔褲已經要用上7千升水,而每年生產的牛仔褲數目高達20億條……

可持續+環保=長遠經營

「製造一件衣服要用很多物料,地球有沒有那麼多物料可用?快時尚在往後的生產中將會面對很多挑戰。過往它們靠的是薄利多銷,但這套經營模式已經開始不可行。」時尚產業面對環保議題,該如何自我重塑,在保持蓬勃業績的同時,又達至可持續發展?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鄧敏琳就認為,品牌須改變生產模式,從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及永續時尚(又稱「可持續時尚」)(sustainable fashion)兩方面着手。而近年的確見到各大品牌開始向可循環的生產模式靠攏,道德時尚、永續時尚等概念成為了它們最受重視的發展脈絡;而聯合國和歐盟在過去幾年紛紛將「永續性」和「環境保護」納入未來10年全球發展的重點大綱,目前時尚產業也重新審視設計生產與消費模式,銳意轉型。

企業總要營利,那麼,商業利益與環境保護是否必然存在矛盾?H&M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經理Hanna Hallin就認為,若企業要取得長遠的成功,就不能維持現時業界的模式─採用地球資源;要擁有長遠的盈利,需找出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型,「我們認為可循環生產模式是必須的。」換言之,企業要可持續經營,先要推動可持續生產模式。

改變關鍵:回收+升級再造

2018年初,在致力推動永續時尚的「全球時尚議程」(Global Fashion Agenda) 的號召下,共有64家知名服裝品牌廠商許下綠色時尚承諾, 決意在2020年前加速品牌轉型為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響應號召的企業除了奢侈品牌,亦包括Zara、ASOS、Ganni、H&M、Target等集團。

在這個循環時尚制度承諾下,各品牌將在2020年前達到4個目標,包括以產品設計方式增加商品的可回收及再利用性、增加舊衣回收數量、提升舊衣回收後再製成新商品銷售的數量,以及增加生產時利用舊衣製成再生布料的服裝商品比例。

由此可見,變革重點在於─回收舊衣,再重新製成新商品。

2018年中,H&M、Gap等品牌宣布加入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發起的「Make Fashion Circular」計劃,透過回收原材料和產品來減少全球時尚產業的浪費。如今,快時尚巨頭如H&M、Zara、UNIQLO等集團均推出回收計劃,帶領了舊衣回收風潮,而且其講求的是升級再造(Upcycle),而不是單純的回收再利用。

升級再造從物料着手

但針對現時的衣物而言,升級再造機制有一大障礙。鄧敏琳就指出,一件衣物包含的成分其實很複雜,現時大部分成衣是由多種以不同原料製造的布料所製成,當中混合了不同的纖維,往往很難進行化學回收。現時有60%的衣服使用聚酯纖維(Polyester,合成纖維的一種)製造,因為聚酯纖維價格便宜且容易取得,但是它的原料是石油,而由聚酯纖維及混紡纖維製成的衣服一般難以降解,往往變為大量品質低劣的廢棄物。正如一份由艾倫.麥克亞基金會公布的研究顯示,整個行業中只有12%的物質能以某種形式回收,而這些回收物通常都變成了其他低端用途,如絕緣材料、清潔布、床墊填充物等,而且很難被再次利用,因此它們的循環到此就終結了;報告又指有多達73%的材料在使用後就被直接丟棄。

更有科學研究指出,合成纖維製成的衣服在洗滌的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微纖維(Microfiber)並排入大海,影響海洋生物和整個生態系統。

創新技術闢新出路

因此, 若要有效將舊衣升級再造,關鍵是採用可持續發展物料,現時不少快時尚品牌正朝此方向發展。以H&M為例,該品牌在2018年採用了有機麻布、有機棉、有機絲、Tencel天絲棉和再生聚酯纖維等可持續發展物料,H&M還引入了兩種新物料 ─ Econyl纖維和再生銀。Hanna強調,現時H&M產品中有超過35%採用的製作原料是具備可持續性,「品牌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所有商品採用100%再生或其他可持續來源的物料,同時在2020年前把我們各種產品60%的主要原料棉變為100%可持續的棉料。」而ZARA於2016年亦成立了Join Life生產綫,所售衣物全由有機棉花和循環再造的羊毛製成,網上出售的衣物、鞋子也用循環再造的盒子包裝送出。

這就突出了循環時尚其中一項理念─不再生產廉價易損的衣物,而是生產品質更好、耐用,甚至可回收再利用的產品。

此外,品牌及廠商亦循科技研發方向思考應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不少歐美公司正嘗試以生物科技開發新的生物合成材料,如利用細菌生產天然染劑或用幹細胞生產皮革。H&M為發掘更多新技術,就舉行與「可持續理念」相關的比賽,H&M基金會自2015年起舉辦「全球變革大獎」,鼓勵業界提供創新且富影響力的方案。農作物成衣創意理念團隊(Agraloop)作為優勝者之一,就提議用糧食農作物收割後的剩餘物製成可持續生物紡織面料,團隊更獲獎金開發新技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