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麗麗、吳曼詩

每次出行經驗也影響輪椅使用者下一次出門的意欲。然而除了路面的障礙,他們也面對着復康用品開支高昂的難題。自強協會翻查政府統計處的數字,本港殘疾人士僅有15%擁有收入,而低收入者(每月收入少於1萬港元)更佔其中3成。低收入或無法就業的殘疾人士佔大多數,他們單靠政府的低額傷殘津貼(1,935港元)或高額傷殘津貼(3,870港元),難以負擔如索價近萬港元至逾15萬港元不等的全新電動輪椅。

更重要的是,電動輪椅的輪胎、電池等零件是消耗品,需要定時更換。張嘉星指沒有特別減少外出次數的話,電池和輪胎約3、4年便需更換一次。根據自強協會近期的《肢體殘障人士復康用品開支狀況問卷調查(非綜援家庭)》顯示,9成多的受訪者會因擔心復康用品消耗損壞要負擔額外開支而承受心理壓力,甚至選擇減少外出,以減低使用復康用品如電動輪椅的次數,節省維修或更換復康用品的開支。問卷調查受訪者曾先生,為了減輕家人經濟負擔,避免購買輪椅帶來的一筆大支出,每年維修一至兩次輪椅延續使用壽命,17年來維修的費用約6萬港元。梁先生向朋友籌借8千港元購入一架不適合其體格的輪椅,用以定期複診、外出社交,然而輪椅質量欠佳,他外出時只能隨身攜帶充電器,以防電量突然耗盡;每行一段路更要稍作停留,避免電池和摩打出現故障。復康用品相關的開支成為輪椅使用者及其家庭的沉重經濟壓力。

有不少病人自助組織、慈善團體也會為會員提供服務減輕康復用品開支的重擔。以自強協會為例,其「輪椅美工師」免費為輪椅使用者提供服務,包括維修、加裝、縫紉、清洗、美容和研發六大範疇,至今維持了10年,一直靠善心人士或基金捐贈維持。以研發為例,義工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輪椅控制器的遙控桿,大大減輕零件的開支。「輪椅人士只要準備好需要更換的配件,義工師傅就會免費更換。有時他們需要購物籃、防水袋等,義工也會為他們度身訂造。」吳恩兒感恩很多義工也覺得這個項目很有意義和滿足感,一直參與,甚至邀請朋友加入。

面對電動輪椅及維修價格高昂的問題,輪椅生產商Otto Bock Asia Pacific Limited也會以較優惠的價錢為自助組織或社福機構提供輪椅零件,亦設有電動輪椅回收計劃,向購買新輪椅的客戶回收能正常運作的舊輪椅,轉送予不同組織。

電動輪椅普及化

Otto Bock Asia Pacific Limited業務托展經理楊家威(Victor)分享,近年電動輪椅使用者有所增加,他們選用的品牌較多產地來源是中國。「以往大眾覺得輪椅是肢體殘障人士使用,但近年輪椅的認受性提高,一些體弱或年長者也願意以輪椅代步。」Victor留意到市場上近年電動輪椅的款式也出現變化,過往較多是中高階路綫的電動輪椅,有較多功能,電池容量較大;近年或因為人口老化問題,多了作代步用途的入門車款。

關注長者護理、復康及銀髮市場的文化村也有感市場對輪椅的包容性更大。除了是護理需要,電動輪椅也有成為智慧出行工具的代步趨勢, 文化村董事總經理羅凱寧(Stephanie)表示,在放寬入境限制之後,公司有收到客人查詢租借輪椅作海外旅行之用。「現時有部分電動輪椅已經很輕便,例如日本品牌WHILL的不同型號可以摺疊或拆成三件收納在私家車車尾箱。」Stephanie指現時不少交通工具也可以兼容輪椅使用者,減低了他們出門的障礙。「新型的電動輪椅外型也比較時尚,有很多個人化的元素,是一種智能裝置,不再是傳統醫療的形象,有助減少輪椅使用者的自卑感。」這類的電動輪椅為用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例如在家中用手機遙控電動輪椅駛到身邊,方便用者自行坐上輪椅;設有車匙,將輪椅鎖起停泊不會被人移走。

Stephanie注意到日本復康護具租賃市場蓬勃,因此她也為其中一款WHILL電動輪椅試行租用計劃,除了是服務短期需要的輪椅使用者之外,也讓長期使用輪椅人士有機會試用、體驗電動輪椅為生活帶來的便利。

走進社會 方能多元共融

正如子明,在患上肌肉萎縮症前是一名專業人士,但患病後他倏地發現:「人際關係、生活空間、社交圈子截然不同。輪椅人士是『少數民族』。」最初,他難以接受自己肢體控制能力變差、無法繼續工作的事實,情緒低落,有一段時間躲在家中。「曾經嘗試參與以往朋友的聚會,但正常人去的地方,我未必去到,慢慢就疏遠了。」提及這段經歷時,子明也一時感觸落淚。在接觸了自助組織,認識了輪椅人士群體,開始使用電動輪椅後,子明走出了低谷,甚至參加帆船運動,成為運動員,也在自強協會做義工。

但子明和很多輪椅人士因為對肢體的控制能力較差,而失去自食其力的機會。即使子明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專業資格,但求職無門,家庭經濟重擔落在太太身上。肢體傷殘人士較難從事需要體力或重覆性的勞動工作,即使是文職,也需要無障礙設施配合,僱主或怕麻煩而不願意聘用。

政府為鼓勵企業聘用殘疾人士設有「殘疾僱員支援計劃」幫助企業添置輔助儀器。也有不少聘用殘疾人士的機構在媒體上分享殘疾員工珍惜工作機會,流失率低,工作穩定,有助減少企業訓練員工的成本。吳恩兒認為在自強協會處理文書工作的殘疾員工,工作質量和態度也很好,完全勝任文職工作。子明和張嘉星也祈盼社會能夠有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當輪椅人士在教育、工作上也能和普通人有同樣待遇,可以提高自信之餘,大眾在日常生活有更多機會接觸我們,社會對輪椅人士的認受性就會提高。」

(系列2之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