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麗麗

健康,大抵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人的最大願望,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三項目標。SDG 3是「良好健康與福𧘲」(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旨在「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Ensure healthy lives and promote well-being for all at all ages)。

在新冠肺炎出現前,全球在改善健康方面已經得到重大的進展,然而聯合國指出,疫情已經停止或逆轉了全球在健康方面的進展,例如打斷了約70個國家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源自瘧疾等傳染病的患病和死亡人數出現上升。90%的國家仍在報告基本衛生服務出現一次或多次中斷。在香港,漫長的抗疫道路令經濟下行,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令本港市民承受不少壓力和焦慮。

關注心理和情緒健康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指,2022年首兩個月共處理272宗與疫情相關的求助,當中53宗為60歲以上人士,即近2成是長者。疫情期間不少社區設施關閉,長者的社交生活受到影響,產生孤獨感,加上對疫情的焦慮,為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疫情期間,女性也承受着較大的憂慮和壓力。世界衞生組織在2019年統計過,全球近7成的健康護理工作由女性擔任,意味着對抗疫情的防綫上,女性更容易置身於風險當中。聯合國也發現疫情期間,女性承擔了額外的家庭負擔,女性從事無償的家務和看護工作時間約為男性的三倍。

因此,抗疫路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就尤為重要。香港有不少企業透過與社福機構合作,例如太古基金「信望未來」義工計劃就推出「為離院長者提供電話支援計劃」,透過電話關懷長者。初創公司心會說顧問開發手機應用程式「Solacetree」,讓有需要人士預約與臨床心理學家以語音或視訊通話形式進行心理輔導,填補晚上難以提供心理咨詢的缺口。

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問題值得大眾關注。

智慧醫療改善醫療服務

疫情期間,智慧醫療迅速發展,尤以遙距醫療服務的普及更為顯注。香港有部分公立醫院及私營醫療機構就推出遙距診症服務,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醫療服務。在第五波疫情令公立醫院不勝負荷時,也有機構為確診新冠患者提供視像義診;有企業支持私家醫院提供免費視像會診服務,以減輕公營醫療機構的壓力。本地也有多家公司開發遙距視像診症系統,將視像診症、醫療記錄和派送藥物一站式處理,例如DoctorNow手機應用程式、DrGo一站式遙距醫療應用程式平台等。

疫情推動了本地遙距診症服務的發展。

此外,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分流決定,也採用了大數據分析模型作為臨床參考工具;伊利沙伯醫院也引入了機械 人擔當運送食物、物資給病人的角色,減低醫護人員與病人接觸的感染風險。

從SDGs到美好生活目標

為了令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夠更容易實 踐,2018年,聯合國「可持續生活方式和教育」十年方案框架、顧問公司Futerra、多國的環保與能源部門等聯手推出了「美好生活目標」(Good Life Goals),鼓勵大眾、企業、機構,由個人行為開始承擔起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責任。

推出「美好生活目標」時,顧問公司Futerra表示:「在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力量』(people power)與『有權力的人』(powerful people)同樣重要。」

「美好生活目標」中,SDG 3被定義為「健康快樂」。面對疫情,除了企業、政府等機構外,每個人的力量也很重要,大家可以透過以下5項行動實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