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曼詩、劉麗麗

我們且看看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飲食、購物、出行等,均因為疫情而加速了其數碼化步伐。

以餐飲業為例,不少食肆也可掃描二維碼或點餐機點餐。朱崇文博士留意到,點餐機的觸控屏幕視障人士可能無法使用,而輪椅人士或因為機器的位置太高而難以觸碰到按鍵。至於使用二維碼掃描點餐,視障人士可能無法知道二維碼的位置。「以二維碼為例,只要在二維碼旁邊加設凹凸觸感設計提示視障人士,他們便能知道二維碼的位置,有機會使用到相關的服務。」數碼無障礙不應只停留在網頁或流動應用程式的界面,更要伸延到使用者的體驗,兼顧落地的應用。

電子餐牌需兼顧實際需要

手搖飲品是不少年輕人的愛好,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總幹事(註冊社工)張漢華則分享, 聽障朋友在櫃枱下單,店員連珠炮發式的提問,聽障人士受制於環境嘈雜,人多擠逼,未能立即回應店員的提問,他們會覺得尷尬,最後變成寧願不買,或找健聽朋友幫忙。「只要將落單程序數碼化,例如用點餐機、二維碼連結應用程式等自助服務下單,聽障人士就能夠自主有尊嚴地生活。而這些數碼化服務也能夠惠及有需要人士和健全人士。」

黃健威亦分享設計思維培養同理心的過程:「學生可以在快餐店的點餐機觀察市民遇到哪些問題,可能長者會因為點餐過程繁複而選擇放棄,小孩子可能因為身高而未能使用點餐機。透過觀察,可以發現不同群體遇到的各種問題。」常言道: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中小學生參加創科比賽的過程,尚且能了解到用家的需要,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法,商界又是否難以構想出合適的數碼無障礙改善措施呢?

倡飲食業實踐通用設計

回歸飲食業界,如果能夠調撥資源,在數碼化的過程中多加考慮不同用家的需要,也可以讓不同群體的餐飲體驗變得無障礙。為了幫助餐飲業界進一步實踐通用設計的概念,為不同社群提供良好的用膳環境和餐飲體驗,平機會在2023年10月底推出了全港首本《如何支援殘疾人士——餐飲服務通用設計實用指南》。該指南羅列了多項實踐便利措施的注意事項,其中亦有專門分享提供數碼餐牌的策略和措施。平機會期望藉此進一步將通用設計概念主流化,建立通達無障的社會。

設置電子點餐機時,除了界面上的設計,機器的位置和高度也會影不同群體的使用體驗。

購物樂

另一項因疫情而衍生的新常態則是網購和外送平台的盛行。香港浸會大學管理、市場及資訊系統學系聯同香港優質顧客服務協會就港人在疫情期間的網上購物體驗進行調查,發現近5成受訪者因疫情轉至電商平台購物,另外年輕人亦趨向使用社交媒體進行網購,當中包括直播營銷平台。

回顧疫情期間,有支援視障人士的機構就市面上常見的網購平台應用程式進行調查,部分仍未全面符合無障礙設計標準,視障人士或其他有需要人士或會在使用上遇到難題。

分界面設計入手

簡單舉例,應用程式如果未能提供替代文字,視障人士難以使用螢幕閱讀程式將相關內容朗讀出來,無法自行購買所需的產品;應用程式或網頁的界面不設放大字型的功能,長者亦難以閱讀當中的內容。前述的社聯調查中,就有長者分享市面上有網購平台特別設有簡易版流動應用程式,讓他可以輕鬆找到所需的物品,界面亦容易操作,增加他們使用流動應用程式的信心。這個簡易版的網購程式版面簡單,字體和圖片較大,搜尋欄可以使用語音輸入。在付款方式除了可以將付款連結經通訊軟件,傳給子女代付,亦可以到實體店使用現金付款。應用程式的設計應考慮長者的購物流程。

數碼無障礙設計的網店網頁或流動應用程式,有助不同群體享受到網購為生活帶來便利。

輔以手語、文字支援

至於聽障人士,網購平台是一個很好的數碼支援,讓他們輕鬆採購生活所需。然而在其他的服務上,聽障人士仍面對着不同的難題,有待業界共同解決。張漢華舉例,聽障人士就電訊服務續約或增減服務時,電訊服務供應商要求他們致電查詢熱綫或透過電郵處理。「聽障人士很難利用查詢熱綫,如果機構能夠提供視像手語翻譯或即時通訊軟件的—文字支援服務,有助機構與聽障人士的交流。政府或公營機構應該要帶頭執行,令市場、大型機構可以緊隨其後提供這類服務。」

(系列2之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