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宇銀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令經濟受創, 同時令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議題愈來愈受重視。人類更深刻意識到,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人與大自然、其他生物間的共融共生不容忽視;在環境之外,疫情也激發出更多對於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的審視,投資者變得更關注企業如何保障員工福利、在危機之中有沒有履行其社會責任。

ESG投資近年迎來大爆發,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流策略,背後原因為何?當ESG已成為名牌,隨之而生的「漂綠」行為又如何解決?作為機構投資者,又如何在「綠色」方面干預企業運作?究竟ESG投資是一時流行,還是會變成明天的常態?

「做好事」與「賺錢」只可二選一?

根據晨星的研究發現,過去10年,近60%可持續發展基金表現領先「傳統」基金,而且存活比率亦較高:截至2019年底,10年前可在市場買賣的可持續發展基金當中,72%仍開放投資,「傳統」基金則只有46%。有人或認為,ESG投資意味着較低的回報,然而在疫情觸發跌市期間,各國投資機構相繼證實,ESG產品的回報表現更為出色。

風潮勢不可擋

自疫情爆發以來,「抗逆力」一詞變得十分流行,企業專注於加強自身的抗逆力,以改善駕馭未來不明朗環境的能力,而用來衡量抗逆力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企業在ESG方面的表現。中大商學院偉倫金融學教授陳家樂指,無論是企業、學界、投資機構等,在疫情期間都更加肯定了ESG風潮勢不可擋,絕不是一時流行,「疫情更令企業在營運和策略上更加留意難以預計的風險,當籠罩整個市場的危機出現時,投資者會對ESG形象較佳的企業更有信心。」

他續指,尤其當氣候變化愈來愈嚴重,水災、旱災等愈來愈常見,會對企業的營運造成影響,企業不可忽視當中的風險,應未雨綢繆,做好防禦工作。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公司的風險抵禦能力要求也愈來愈高,要求公司在ESG方面做得更好。事實上,不少亞洲國家本身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據麥肯錫的《亞洲氣候風險與應對》報告,預期氣候變化對亞洲的衝擊最大:到了 2050年,亞洲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將會趨升,致命熱浪、極端降雨、強烈颱風、旱災和供水短缺的情況亦可能日益頻繁。

勢成國際投資大氣候

金融市場以利行先?回報是投資者唯一關心的事情?陳家樂補充,「其實投資者有很多不同類型,有的追求短期回報,不太注重風險管理;有的會將目光放遠,願意投入資金等待中、長期的回報;近年更有不少投資者不單着重回報,也很重視企業對環境和社會有沒有承擔。特別是許多機構投資者,他們愈來愈重視一間企業在ESG方面的策略和記錄。」

投資者有意欲探索ESG,無疑對ESG產品的發展和企業行為帶來深遠影響,滙豐投資管理早前的調查發現,近半(46%)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英國的富裕及高淨值投資者認為在未來3至5年,他們的投資組合將全部由可持續投資組成。瑞銀一份投資調查顯示,95%的千禧一代對可持續投資感興趣,77%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到2022年停止對非ESG產品的投資;截至2020年,專注於可持續投資的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1.2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了45%,遠高於一般市場基金近2%的增長,增長潛力相當可觀。「市場現時出現了很多綠色基金、綠色債券,金融界、國際組織、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投資者等,都提倡ESG投資、綠色金融。」陳家樂相信,以上趨勢會成為國際投資大氣候。

(系列1之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