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梁嘉恒

荃灣南豐紗廠原有六個廠房,一至三廠已於2003年改建成住宅,而四至六廠則會改建成The Mills——這是2014年南豐集團乘60周年之際宣布的活化項目,旨在把紗廠改建成鼓勵初創企業和藝術創新的地標。這個極具CSV意義的項目,背後策劃人是南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添琳(Vanessa)。

項目推出當年,Vanessa只有29歲。年紀輕輕提出了前衛構思,卻不全是憑空原創,Vanessa說The Mills的理念其實與她外祖父,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的營商理念一脈相承。「『想到自己,想到別人』是公公一直奉行的營商理念,這理念體現在集團的所有業務上,包括The Mills。」

是前衛也是傳承

她指集團一直致力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資源為社會增值,而且可追溯至南豐紗廠仍在生產的年代。南豐紗廠曾是本港產量最高的紗廠之一,當年不少紗廠工人與家人聚居荃灣區內,因此不難想像紗廠對社區的影響力和貢獻,「所以由公公創辦紗廠開始,我們一直都在實踐CSV,也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只是當時尚未有這個稱謂。我相信不少企業也有同類的情況。」

The Mills這個極具CSV意義的項目,背後策劃人是南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添琳(Vanessa)。

在Vanessa眼中,雖然CSV的理念本就存在,但要向他人演繹這個抽象概念,過程仍然富挑戰性。「我們是地產商,所以當向合作夥伴介紹整個構思時,難免令人聯想到我們是否有hidden agenda(隱藏動機)。如此一來便要耐心多加解釋,甚至用時間證明我們希望透過項目,創造有利於社會且可持續發展的事。」她說。

The Mills並非單純的地產項目,它由南豐作坊、南豐店堂及六廠基金會三個部分組成,有屬於techstyle界別的創業基地,也有手工產品零售點和非牟利藝術空間。Vanessa表示,項目既需要熟悉紗廠與紡織業運作的專業人士協助,亦需要了解新一代投身時裝或紡織業情況的人士提供意見,「過程中除了集團的同事,也有不同社區人士與相關組織及團體的參與。」讓項目業務與社區連結,正是CSV的重點之一。

創造紡織新價值

目前紗廠的活化工程尚未完成,但去年起已有多項活動陸續推出,例如六廠基金會便曾在荃灣舉行「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活動,讓區內街坊體驗紡織樂趣,「又例如早前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合作,於荃灣香車街街市舉辦名為『香車製造』的社群參與及共學計劃,便由我們組織街市小販檔的東主參與,運用HKRITA研發的纖維技術,設計切合檔販需要的多功能及自潔圍裙。」

以HKRITA研發的纖維技術,設計切合檔販需要的多功能及自潔圍裙。

Vanessa笑言,計劃創造了三贏局面︰檔販和東主可參與設計,獲得能滿足其工作需要的圍裙;HKRITA可將其研發的技術應用到社區;而她和設計團隊則可加深對小販圍裙的認識,「例如肉檔和菜檔小販對於圍裙的顏色和設計都有不同需要。」她續指,The Mills除了致力為社區及紡織業創造價值,亦希望接觸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士,為不同持份者拓展更多商機。

回顧The Mills從構思到落實並推出活動,Vanessa認為成功關鍵在於開放的思維,「如果我們只跟着自己的構思去做,忽略其他意見,實在難以與社區有良好溝通。」她建議,企業實踐CSV時,除了要考慮有關構思的社會價值及如何自負盈虧,也要做到與社區合作及充分溝通,令各持份者能夠發揮自己的強項,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What is The Mills?

The Mills是一個結合企業基地、商業零售和文化空間的項目,由三大部分組成。

企業基地:南豐作坊The Mills Fabrica

致力培育將科技與時裝或紡織結合的Startup,是techstyle界別的初創企業孵化器和跳板。落成後將設三層辦公區域,包括佔地15,000呎的「孵化空間」(Incubator Space),供初創企業建立和經營業務。現時已有初創企業培育計劃正在進行中。

商業零售:南豐店堂The Mills Shopfloor

The Mills的零售部分,主打學習和體驗式零售,提倡「自造者文化」(maker culture)。舖位面積由100呎至2,400呎不等,將以售賣手工餐飲和自造工藝品為主,訪客更有機會親身體驗產品構思、創新、組裝及製作的過程。

文化空間:六廠Mill6

由六廠基金會經營的文化空間,是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以推動紡織藝術文化、研究紡織業傳承及創新為重心。除會建立永久館藏,亦會策劃藝術展覽、社群參與項目、保育活動和公共藝術計劃,並會邀請不同藝術家駐場。六廠基金會為非牟利藝術文化機構,是本港註冊慈善團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