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梁嘉恒

工廈曾是香港經濟輝煌的標誌,今日卻漸與「殘舊」等字眼沾邊。現時愈來愈多人提出活化工廈,而在傳統工業區荔枝角便有一個成功例子D2 Place,這是西九龍首個由工廈改建的商場,主打時裝飾品。但它亦並非一般的賣物商場,羅氏集團行政總裁羅正杰(Bosco)期望,D2 Place能帶動香港的時裝設計和創意文化。

結合銷售與品牌創建

D2 Place的商業模式以支持初創者為主,連放租也設有階梯策略,「最先可參加周末市集,測試產品的市場反應,待業務穩定後再選擇擴大成Pop-up store(快閃店)或Kiosks(銷售櫃枱)。假如初創者不擅長銷售工作,他們可將產品放在我們的『The Barn』生活百貨店內寄賣,由我們聘請銷售人員代勞,讓初創者專注創作。」Bosco補充,近年集團更積極與本地各區商場和創意基地,如海港城、K11及PMQ等組成龐大網絡,協助成功的初創企業開設分店,將業務擴展到其他地區。

除了為本港文化產業提供小試牛刀之地,羅氏亦是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的創會贊助者,並與該會結成長期合作夥伴,定期合辦不同活動,以支持本地年輕時裝設計師發展個人品牌、產品及業務,甚至會安排他們前往海外,參觀法國和日本的時裝周等。

Bosco指,透過D2 Place的創業空間與FFF的支援,再加上集團的時裝生產業務,三者形成龐大的生態圈,從不同層面推動本地時裝業的發展。「透過項目,我們發現本港仍有很多對時裝業抱有熱誠的年輕人,故未來將會繼續善用D2 Place並與FFF合作,支持本地年輕時裝設計師,長遠協助他們把品牌推廣到海外。」

羅正杰是D2 Place的舵手。

由時裝生產集團發展一個時裝主題商場,以推動本土時裝設計發展,聽起來CSV色彩很濃厚,但Bosco表示,在集團的企業文化中,業務發展與創造價值早已融為一體,「我們是工業家出身,有行業背景,無論決策抑或投資都以長為主,務求令集團、行業甚至社會得到持續發展。」

盈利不必無限大

D2 Place現有一、二兩期,前身分別是羅氏旗下物業建業中心和利來中心,先後於2013和2016年開幕。2010年,政府推出活化工廈計劃,容許樓齡15年或以上的工廈改裝作非工業用途,業主免補地價,計劃於去年4月起暫停。Bosco坦言,如果沒有活化工廈計劃,未必有D2 Place的出現。

但為何不改建成回報更理想的純商廈或酒店?「做生意,不需要每次都盈利無限大。」Bosco透露,構思D2 Place時曾參考南韓首爾的東大門規劃(東大門設計廣場),故D2 Place低層是以時裝為主的零售商舖,高層則包括辦公空間和陳列室,一條龍支持時裝和文創產業的初創者。

為港時裝不轉軚

Bosco認為,項目現時既有租金回報,又能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價值不下於單純地追求盈利。但他坦言項目推行初期也想過「轉軑」,特別是由於開業首年初創公司的回報未如理想,「雖然有不少時裝設計師前來參觀,但旺丁不旺財,那時我曾想過把大廈變回商廈。」當時D2 Place的目標對象只限時裝業的初創者,為了挽回形勢,Bosco決定把對象擴大至其他文創產業,「現時在我們的週末市集或商舖中,也有不少人售
賣手作。」

對於D2 Place的前景,Bosco希望項目能喚起港人對本港時裝的重視,「連特首林鄭月娥都說要支持本港創意產業。她就職時所穿的長衫,便出自香港設計師之手!」他強調,香港未來的發展不能單靠金融業,文創產業的初創者也應有其發展空間,而D2 Place會繼續為他們提供支援。

D2Place is a place for…

企業基地

D2 Place是一個以支持時裝業和其他文創產業掛帥的工廈活化項目,兩期項目先後於2013和16年開幕。

業界支援: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

FFF為本港的獨立非牟利組織之一,羅氏集團為FFF的創會贊助者,贊助其資金、場地和營運支援。羅氏定期與FFF合辦活動,支持本地年輕時裝設計師發展個人品牌、產品及業務,推動本地時裝設計進軍海外。FFF的辦公室位於D2 Place一期九樓。

文創空間:文化創意活動

D2 Place致力與各方合作,舉辦多項文化創意活動,以推動本港相關產業的發展。另外每週亦會舉辦恒常活動,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與,包括Art Labs工作坊、「唞啖戲」非主流或藝術電影放映、adidas體能訓練學院和售賣原創產品的週末市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