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宇銀

在ESG領域中,過去歐洲一直居於領先地位,其次是美國,亞洲的表現則相對落後,不過隨着更加完善的ESG法規,以及強勁的區域經濟增長趨勢,使亞洲企業成為全球投資機構的新目標。事實上,近年亞洲企業在ESG領域的實踐速度加速不少,未來又能否後來居上?

近年多項市場調查顯示,ESG因素已成為亞洲機構投資者非常重視的選股及買債原則,而且愈來愈多亞洲商業領袖呼籲國家政府與企業之間積極合作,建設一個可持續且堅韌的未來;至於亞洲各國政府亦日益意識到,穩健的ESG實務措施與長期經濟增長息息相關,因此促使他們大力發展綠色投資。

各地政府加緊步伐

亞洲多國政府正透過支持發展區域綠色金融中心、推廣綠色金融產品,或培育綠色債券市場,促使ESG成為經濟成長的一部分。近年亞洲不論在ESG框架、標準、資訊揭露的實踐與要求上,均不斷進步,以達到高水準的ESG監管、合規性和揭露質量。

2020年縱使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由於意識到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迫切性,多國陸續宣布「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或「淨零排放」 (net zero emissions)承諾。在亞洲國家中,中國、南韓和日本也接連承諾到2050或2060年實現相關目標,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

另外,亞洲的ESG發展亦與世代轉移有關,因為很多家族辦公室即將由千禧世代接手,而有不少研究均顯示,該年齡層對ESG議題特別關注且準備投入資金。

氣候問題將成核心

事實上,不少亞洲國家本身都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令ESG投資變得日益重要。根據麥肯錫的《亞洲氣候風險與應對》報告,預期氣候變化對亞洲的衝擊最大,到了2050年,亞洲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將會趨升;致命熱浪、極端降雨、強烈颱風、旱災和供水短缺的情況亦可能日益頻繁。

前景嚴峻的同時,意味着市場將衍生更多投資良機,而ESG投資取得佳績的可能性亦更高。麥肯錫的報告強調:「亞洲具備充分條件應對這些挑戰,並能把握有效管理氣候風險所衍生的機遇」。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在2016至2030年期間,亞洲基建需要投入超過26兆美元的資金,當中能源業佔14.7兆美元、運輸業佔8.4兆美元。投資者顯然可從中把握機遇,參與亞洲推動「綠色基建」的發展。

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龐大

根據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數據顯示,2025年亞太區域的再生能源投資總額,將有望達到2,500億美元。國際4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EY)發布的《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Renewable Energy Country Attractiveness Index, RECAI)則指,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例如風力、水力和太陽能)之中,就有7個亞洲國家名列前茅,其中中國、印度和日本更成為亞洲再生能源的最佳投資對象。

Eastspring Investments在4月份的最新報告中亦指,亞洲再生能源部門的債券發行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來自中國和印度。報告同時預計,銀行、能源、交通、房地產等行業,將引領亞洲綠色金融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