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梁嘉恒

「引用(我)公司老闆的一句話︰『與其追求發財立品,我們更期望做到先立品,後發財。』企業即使追求盈利,也毋須賺到盡;假如能夠在獲取盈利的同時能與社會一同進步,這無疑是最理想的效果。」——傳耆共同創辦人及執行總監梁藹婷。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不少傳統文化和手藝在過去數十年間,無聲無息地消失。「無可否認,數碼科技的出現和普及乃促成或加快舊事舊物消失的原因之一,但假如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是否可以利用科技將這些傳統事物保留,甚至助其持續發展?我相信答案是可以的!」由於鍾情於傳統文化和工藝,並且了解數碼營銷之道,傳耆共同創辦人及執行總監梁藹婷(Joyce)在母公司Fimmick的支持下,於2016年成立社會企業「傳耆」。

數碼營銷推廣傳統文化

「傳耆」的經營理念乃透過O2O(Online to Offline)形式,弘揚傳統文化,包括報道傳統文化及工匠的故事、舉辦工作坊、推廣傳統與創新結合的產品等,以全新角度呈現及傳承手藝。

「其實Fimmick不時舉辦一些市場推廣講座,參加者不乏任職於NGO(非牟利組織)的朋友,但由於他們多屬社工,對於講座中提及的推廣策略和技巧,往往未能全面理解,甚至因所屬機構資源有限,感到難以實行。」Joyce坦言,縱然有意為這些機構提供支援,惟公司作為一家商業機構,實無
法常常無償幫助這類機構,因此令她與管理層萌生成立「傳耆」的念頭。

由於數碼營銷乃F i m m i c k 的專業,因此Joyce與管理層開始從這方向入手,探索以數碼營銷的方式推廣本港傳統文化,講述大眾眼中日漸式微的行業中的故事。「『傳耆』以社企模式營運的好處在於自負盈虧,不會影響Fimmick的運作,同時又毋須如NGO般依賴撥款或捐助,能夠平衡商業利益和
社會需要。」因此,傳耆終以社企模式誕生,與一眾有心人士共同保留及弘揚香港精神。

創新重連傳統與現代

在Joyce眼中,傳耆並非Fimmick旗下的一個企業社會責任(CSR)項目,它更像是一個傳統文化的推廣平台,重新連接傳統與現代。「社會固然要不斷進步,但不代表那些老師傅或式微行業要被殘酷地淘汰。」她認為,社會發展和科技普及令現代人與傳統文化和工藝的距離愈來愈遠,故她期望能透過傳耆這個平台將兩者拉近。

經過Joyce與團隊的努力,傳耆成立至今已與超過40名傳統手工藝師傅合作,並舉辦超過60個工作坊,累計逾千名市民參與。「我相信,社會創新中的創新,不一定是有新發明,假如我們能在傳統文化和工藝中加入新元素,使其得以延續,這已是一種社會創新。」

Joyce以手雕麻雀牌為例,雖然目前不少家品店均有售賣機製的麻雀牌,但當市民透過工作坊了解到手雕麻雀牌的方法和過程,便會明白到每件麻雀牌均投放了師傅的心思、時間和技巧,並非「速食」產品可以代替。

「即使市場對手雕麻雀牌的需求減少,但師傅的工藝技術其實仍然存在,假如我們請他代為雕製有『生日快樂』字樣的麻雀牌作為禮品,除可以讓師傅的手藝得以發揮,給予其肯定外,同時亦為大眾帶來新的產品和體驗,並令傳統手藝得以延續。」Joyce表示,近年不少企業已證明CSR、CSV(共享社會價值)或B Corp(共益企業)等方式均有助實現可持續發展。不過,成功關鍵在於,企業的管理層需要深思公司有哪些專長和資源最切合社會需要。

後記

Q︰傳耆的成功,與其推廣策略有甚麼關係?
A︰ 由於並非所有人都對傳統文化和工藝感興趣,所以我們在成立傳耆時已決定採用針對性的推廣,將注意力優先投放在某些人或某些群組,而非無目標地向大眾推廣。當然,我們也會進行大眾教育和推廣的工作,但在推廣新項目時,我們還是優先採用針對性的策略,令信息準確地傳達到相關群組,提升推廣成效。

分享: